「开源之道」

开源之播·Episode 14 :适兕 对话 孟伟

大模型是2024最火的技术热词,历史上的人工智能从未像大模型这样的被人们所热捧,甚至带来了恐慌。这都是在生产端,然而其实,对于行业来说,大模型的落地却屡屡受挫,最后一公里成了难题,大家都在试图找出可能的路径。行业成立联盟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种。

「开源之道」·适兕 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展望

2024年是充满焦虑的一年,信息技术遭遇前所未有的变革,生成式人工智能仍在如火如荼的进行,OSI 试图扩展开源的定义到大预言模式:OSAID[1],有没有人愿意接受它,也凸显了规则与技术的永恒追逐,开源在本土的发展也让人扑簌迷离,一方面是来自政府的大力倡导,另一方面却是整个行业不景气,项目乏力,尽管有所谓替代市场的存在,但是并非增长的机遇,而是切换带来的高昂代价。「开源之道」仍然在思考和探索中,作为先进的协作文化,将何去何从?

《分叉的权利》及《开源软件的代码分叉、治理和可持续性》

在细节中见魔鬼,大眼一看,貌似全都是专家,可是真正起作用的是细节。Fork 显而易见,但是Fork 多重含义必须是行家能够判断的,这就是适兕要翻译Linux 基金会2024年度报告中的以小节的原因,以及一篇2013年的评论文章。希望借此让自己和更多人理解fork。

从历史沿革角度看许可证合规治理

《开源之史》回顾了一些开源许可的诞生和发展路径,包括GPL、APL等,但是MPL是忽略的,2024.12.6 LFAPAC OSPO SIG 开源万里行走进ViVo Open Source,恰好听到了Blouger的分享,也是弥补了不足,故将他分享的内容经授权发布在这里,供有兴趣的朋友参考学习。Blouger 是难得的接触开源许可之后,愿意探究背后发生的缘由的律师,搞清楚为什么这么写,比条文本身更重要。

Humble,Hopeful,helpful ———— Jim Zemlin 的20年开源路

笔者在《开源之迷》中试图在开源人物中将Jim Zemlin 先生描述为开源世界起着特别作用的一类角色,只能从互联网零星的材料中以及他的个人演讲中获取和整理内容。可谓是生硬无趣,实为作者遗憾也。最近Linux 基金会开完了其2024年的成员大会,Jim Zemlin 分享了自己20年的职业生涯,发表了演讲,个人欣喜若狂,希望通过翻译和记录,来弥补一点遗憾。本文内容整理自演讲,仅供个人学习之用。

企业开源战略:ChatGPT 的回答

对于历史、人文、思想、商业案例等的考察,大模型拥有绝对的优势吗?提示词是多么的重要~ 适兕可以做一些思想实验了,文字的堆积似乎正在变得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