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Jono Bacon 的新著发行后,「开源之书·共读」第一时间就开启了阅读,Apache member 姜宁老师还做了线下的分享,但是碍于语言障碍,实际阅读者寥寥,2021.7月,中文版面世,我们当然要继续发动一次共读,而且还要专门针对本书作一次Meetup。RedHat 2020 Community 与社会责任;Open@RIT:学术型 OSPO 的诞生;对 GitHub Copilot 法律影响的分析;微软实践开源的5条真知灼见;LISA 会议将不再安排为独立会议;开源:最后的专利辩护?如何建立和培养一个伟大的开发者共同体:专家的最佳实践;微软加入 Eclipse 基金会;ASWF 新增 Maxon 和 Tangent 动画两会员;开源运动来到了医学数据集有一个非常污名化的词汇,是我都不想在这里打出其真实的汉字,仅用拼音来替代:BaiPiao,在开源的世界里究竟存不存在这个行为?我们该如何界定?拥抱开源是否会被愤世嫉俗者误导,走向另外的一个极端了呢?这其中的陷阱是我们必须要将道理讲清楚的。没有开源文化的支撑,企业拥抱开源就是一句口号,就是空谈。为什么这么说呢?需要从计算机程序开发的动态性、开放性和进化性来说起,如果仅仅是利用上游的成果,其实也仅仅是利用了开源的副产品——一种静态的、封闭的、决定论——而已,真正想利用开源的创新、普适,唯有需要拥抱文化才是获得真经的方式。在商业设计中:商业策略、组织结构、管理流程、文化等等,均是极为重要的因素,在软件吞噬世界的数字化转型时代,开源占据了重要的位置,那么有关开源如何科学地占据商业设计中的一席之地,OSPO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开放现状:2021 UK 调查报告第二部分;为什么下一个十亿美元企业软件公司将诞生在美国之外;开源许可:谁掌控着权力?Open Source 和Open Core 有啥区别?开源共同体需要更加安全的空间以及行为准则;如何围绕开源构建业务;开源颂歌:再怎么感激开源共同体都不为过;又一天,另外一家几十亿美元开源的公司IPO;开源的终结健康的开源项目是满足使用者、贡献者、商业公司各方「名利双收」的商业化利益。凡事遇到开源相关的聚会,无论是小型聚会,还是大型研讨,很多人都会对我的生存状态表示关心:适兕是如何生存的?通常情况下,这个问题是极为让我感到不适的话题,但是我依然会尝试回答一番,根据不同的人群会有不同的答复。问的多了,索性写篇文章总结一下,未来也可以帮助我如何更加有效的回答,让彼此都没有被冒犯的感觉。高手在民间,这句话表达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另外还有一句话: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其中体现的就是群体的力量,人对于世界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尤其是对群体、社会、共同体等抽象表述的理解。对于开源来说,英雄常有,但几乎所有人都会认为成果是属于大众的。那么对于基于共同体的生产方式来说,理解群体智慧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