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布道,意味着会遇到和自己完全不同的人,他们拥有不同的背景、思考方式,以及看待世界的运行。再进一步,想要让布道充满意义和责任的话,布道者需要以对方的思考来看待开源、开源世界、以及看到人本身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思考方式,需要建立无数个对话。打铁还需自身硬,更何况我们身处威权文化之中,仍然在学习社会分工的社会之中,布道之路会遇到各式各样的挑战,有的极端人,甚至会对你的意义进行全面的否定,会说出诸如站在岸边的在教水里的人游泳。当我们面对一片质疑的时候,是更要坚定自己的内容,修炼自己的。有些事情必须在现实中才能完成:握手、眼神交流和肢体表达。开源诞生于Internet,却在现实中构建信任,组织活动不是开源的附属,而是开源的增强。写作本来是现代人的一项基本技能,这体现于日常的文本沟通、工作规划与总结、创意与报告等等事务性的工作与生活中,然而,仍然有一部分人,是以专门的写作——文字工作者存在的,开源的世界里也同样需要这些工作者,他们以布道居多:无论是技术还是文化甚至是广而告之。有始有终,并不是时间的一个特性,是文化赋予我们做事情要在开始了之后,尽最大努力完成它,世界所有的文化,对于半途而废都是持一种批判和鄙夷的态度的。但是没时间通常是大家放弃、懈怠的一个好借口。其实有更好的方法可以解决。开源世界充满了迷人的氛围:人、日常、生活、城市乃至形成的文化,似乎我们身处其中,永远也有讲不完的故事,聊不完的值得喜悦的事情,我们对某些开放的技术赞不绝口,我们对某位执拗的书呆子式的开发者崇拜有加,我们对公平的交易充满了向往,我们对展示人性光辉的地方骄傲不已,如此迷人的世界,怎么能令人不流连忘返?如果有人来破坏它,我们是否会站出来捍卫自己?‘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不要和我扯那么多,弄点实在的’,有形的技艺,能够解决现实问题的,向来是受大众所欢迎的,那些抽象的、虚构的、形而上的内容,也总是被大众所鄙夷的,「开源之道」并非不知道这些,如果没有过去6年的累积,那么谈技术也就不是「开源之道」了,这是一个相互佐证、相互成就的彼此依赖的左右手,缺一不可。是时候来聊些大众可接受的实用的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