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的组织可能:《设计规则卷2:技术如何塑造组织》
Fri May 16, 2025 | 2300 Words | 大约需要阅读 5 分钟 | 作者: 「开源之道」·适兕 && 「开源之道」·窄廊 |
开源为什么能走到今天?为什么国家在十四五计划里要倡导大力推动开源的发展?开源到底对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起到了什么作用?……读者也许有着很多的疑问,有一本书可能会给到你坚实可靠的答案,那就是这本:
不过,在正式开始之前,我们还要往二十一世纪之交的
《设计规则(卷1)》[1]说起
我们整天都在惊叹计算机产业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在经济发展的历史上,从来没有那个产业是如此的全球化和解绑[2],从芯片制造到软件应用,将庞大的劳动群体联系起来。但是这个经济系统为什么能逃离地理的诅咒,甚至是文化的局限,带动庞大的产业和劳动群体?核心的本质是什么?
让我们回到1998年,正值互联网爆发的时刻,信息产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在飞速增长,硬件从美国设计,向东南亚离岸外包,中国香港等地开始成为制造等基地。作者认为,计算机设计的历史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计算机产业结构在70年代发生的巨大变革。1970~1980年间,大计算机产业从一个由IBM 占据支配地位、高度集中和垂直一体的寡头产业转变为一个分散化和垂在非一体化的由独立企业组成的模块簇群。独立企业通过与计算机系统有关的设计规则连结在一起。设计规则由各种架构的平台以及共同的界面协议和标准组成。
二位作者敏锐的抓住了冯诺伊曼机的技术本质:模块化,以及其属性:演进,如下图所示:
我们看到技术的模块化设计,所形成的巨大的经济系统,所相互关联的社会的各个层级,举例而言,我们经常所提到的创新,不可能和知识财产权法的激励无关,也不可能和当地的养老保障无关。当然,作者的野心是强大的,那么要回答如此巨大的关联和解释,正如作者致敬布莱恩·阿瑟的复杂经济学[3]一样,也需要复杂的论证。二位作者花了十多年的时间撰写了这本经典之作,但是也仅仅只是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经济解释的起步而已。
作者并没有止步,而是又花了二十年的时间,在这个巨大的系统中前进了一步:论证技术与组织的关系,那就是这次我们要推荐的《设计规则卷2:技术如何塑造组织》[4](暂译)。
技术和组织的关系
这里没有比作者对于写作本书的初衷更好的形容二者之间的关系了:
在20世纪末,平台、生态系统和开源项目随着新兴且快速变化的数字技术所蕴含的机遇而大量涌现。这些“新型组织形式”没有一种是完全崭新的。横向分层的产业、平台、生态系统以及合作研发项目,长期以来一直以各种形式存在。然而,这些新型组织形式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迅速传播既快速又显著。这些新型组织在20世纪末的崛起引人注目,值得我们去探究其原因。然而,时至今日,我们仍然缺乏一种普遍理论来解释并帮助我们理解技术和组织之间的关系。本书旨在构建这样一种理论。
我们通常切入开源的视角,诸如免费、开放、搭便车、黑客精神等角度,最多也是不疼不痒的将线上社区理想化,而能提升到全球价值链、组织的高度是极少的,更为令人惊叹的是作者将开源视为当前生产的先进模式,我们不妨用进化的视角来看:
开源项目 | 基于标准的平台生态 | 模块化网络生产 | |
---|---|---|---|
治理 | 分布式 | 分布式 | 分布式 |
交易成本 | 无 | 有 | 有 |
产权配置 | 共同体归属(受自由软件文化保护) | 归生产方和设计方 | 归生产方和设计方 |
协调和争议解决手段 | “粗略共识和运行的代码”,讨论、说服、投票 | 平台赞助方等 | 系统集成商等 |
彻底透明 vs. 信息隐藏 | 需要彻底的透明度 | 预期信息隐藏 | 预期信息隐藏 |
开源作为组织的存在,与现有的企业等共生。
基于开源共同体的生产
软件是不同的:
- 软件是数字信息物品;
- 软件是可以组装的;
- 软件开发是一个设计过程,而不是生产过程;
- 软件开发人员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使用软件;
- 对于一些开发人员来说,编程是一种他们出于爱好而享受的活动;
- 由于核心过程是设计过程,因此在软件组织内行使直接权力的价值有限;
- 软件开发过程容易出现错误(bug)。
换句说,过去工业时代的组织管理,在软件的生产方式有新的突破,那就是开源运动之后所形成的现代数字世界的基础,这种全新的组织,在创新和扩散以及劳动分工,有着和旧世界完全不同的运转方式。从这个视角出发,理解起开源来,我们便没有了那么多的拧巴和不可思议,有了这个统一的理论范式,相信会让更多人不再用偏激的眼光看待开源。
限于篇幅,笔者就不再这里阐述原文的内容,强烈推荐大家去阅读原著:作者以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公共许可证发布在 MIT 站点上[5],可自由下载阅读。
参考资料
- 《设计规则:模块化的力量》,Carliess Y. Baldwin,Kim B. Clark, 中信出版社,2006
- 《大合流:信息技术和全球化》,理查德·鲍德温,格致出版社,2020.11
- 《复杂经济学》,布莱恩·阿瑟,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23-7
- 《Design Rules , Volume 2:How Technology Shapes Organizations》,Carliess Y. Baldwin,The MIT Press,2024-12-17
- https://direct.mit.edu/books/oa-monograph/5887/Design-Rules-Volume-2How-Technology-Shapes ,最后访问:2025.6.3
关于作者
「开源之道」·适兕
「发现开源三部曲」(《开源之迷》,《开源之道》《开源之思》。)、《开源之史》作者,「开源之道:致力于开源相关思想、知识和价值的探究、推动」主创,Linux基金会亚太区开源布道者,TODO Ambassadors & OSPOlogyLive China Organizer,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OSCAR(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起)个人开源专家,OSPO Group 联合发起人。
「开源之道」·窄廊
来自于大语言模型的 Chat,如DeepSeek R1、Gemini 2.0 Flash thinking expermental、ChatGPT 4o、Grok3、甚至整合类应用 Monica等, 「开源之道」·窄廊 负责对话、提出问题、对回答进行反馈等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