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的财富:社会生产如何改变市场和自由》(中文版)(在线阅读) 第七章第一节

历史往往就会和我们开大大的玩笑。适兕实在忍不住体验这个思维的实验,想象虚拟的历史,于是尝试花几个月的时间翻译。Enjoy!Happy Reading~

Tue Mar 11, 2025 | 3400 Words | 大约需要阅读 7 分钟 | 作者: Yochai Benkler | 译者: 「开源之道」·适兕

网络通信的基本工具

通过分类当前流行的传播工具来分析网络信息环境对公共话语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是吃力不讨好的。这些工具无疑将被新的工具所取代。但是,如果不了解这些工具是什么或如何使用,就不可能分析这种影响。这使得我们需要对现有事物进行分类,同时试图从正在使用的东西中抽象出正在出现的信息和通信关系,并从中转化为网络信息经济理论作为公共领域的新平台。

电子邮件是互联网上最流行的应用程序。它价格低廉,使用起来非常简单。目前使用的基本电子邮件并不适合公共通信。虽然它提供了一种与不属于某人基本社会关系的大量个人进行交流的廉价而有效的手段,但是大量商业垃圾邮件的存在以及进出邮箱的邮件量使得不加区分的电子邮件分发成为一种相对较差的沟通机制。然而,发件人会预先选择对某一主题感兴趣或者与自己有关系的小群体发送电子邮件,这种发送给小群体的电子邮件确实提供了一种基本的机制,可以在特定的基础上向一个重要的圈子传达观察、想法和意见。邮件列表更加稳定,可以自我选择,因此作为网络公共领域的基本工具更为重要。一些邮件列表由一位或少数编辑者管理或编辑,其他则不进行任何重大编辑。邮件列表与大多数基于 Web 的用途的区别在于,它们会将邮件列表上的信息推送到订阅者的邮箱中。由于个人的注意力有限,他们会限制订阅,因此在邮件列表上发帖的人往往是那些自认为有更高程度共同兴趣(无论是实质性的还是情境性的)的人。因此,它能提高人们对某个话题感兴趣的人的倾听程度。它不是一对多或少对多的传播模式,广播面向开放的、未定义的受众群体。相反,它允许一个人、少数人、甚至有限的大群体与一个庞大但有限的群体进行交流,其中的限制是自我选择对某个主题感兴趣甚至沉浸其中。

万维网是个人在网络公共领域进行交流的另一个主要工具平台。它支持各种各样的应用程序,从基本的静态网页到最近的博客和各种社交软件中介平台,用于第 3 章中描述的类型的大规模对话 - 比如 Slashdot。静态网页是个人的基本“广播”媒介。它们允许任何个人或组织展示与其立场相关的基本文本、声音和图像。它们使小型非政府组织拥有全球影响力和知名度。它们允许个人发表想法和评论。它们可以创建一个庞大的、可搜索的信息、观察和意见数据库,任何人都可以以低成本进行读取和写入。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这些陈述都被相关人员听到了。这个问题需要进行大量的分析,但首先让我们完成工具和信息流结构的目录。

网络日志或博客是一种基于网络的工具,并且是一种围绕该工具而出现的文化实践,它扩展了网站作为政治公共领域媒体的基本特征。博客是使用网络的一种工具和方法,它通过两种重要方式扩展了网页的用途。从技术上讲,博客是使网络“可写”的更广泛的创新类别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它们使网页能够通过简单的界面轻松修改。任何有联网电脑的人都可以修改博客,而写在网页上的结果也可以立即被任何访问博客的人看到。这一技术变革导致了 20 世纪 90 年代网站文化实践的两大分歧。首先,它们允许日记式网页的演变,其中单独的短帖子以短或大的时间间隔添加到网站上。随着过去几年实践的发展,这些帖子通常按时间顺序归档。对于许多用户来说,这意味着博客已成为一种个人日记,每天更新一次,供自己使用,也可能供一小群朋友使用。从公共领域建构的角度来看,这一特征的重要意义在于,博客使得个人能够以新闻报道的时间(即每小时、每天、每周)在网页上撰写文章,而之前出现的网页文化发展速度较慢:它更像散文,而非报道文学。如今,确实有人使用博客软件来维护本质上是静态的网页,偶尔添加文章或内容,也有不使用博客技术但每天更新的网站。公共领域的功能基于内容和节奏——即使用实践——而不是技术平台。

可写网络(尤其是博客)的第二个关键创新是,除了博客所有者之外,读者/用户也可以在博客上写作。博客软件允许博客运营者允许部分或全部读者在博客上发表评论,或者不允许任何读者发表评论,同时可以保留或不保留对已发表的帖子进行编辑或审核的权力。因此,结果不仅是更多的人撰写完整的声明并广泛传播,而且最终产品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对话,而不是成品。它之所以成为对话,是因为允许和发表评论以及对这些评论发表评论的普遍做法。博客作者(博主)经常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回复或在主要部分回复评论。基于博客的对话是有权重的,因为博客的文化和技术优势赋予博客所有者更大的权重来决定谁可以发帖或评论以及谁可以决定这些问题。不同的博客以不同的方式使用这些功能;有些博客选择在论坛上进行更广泛的吸收和讨论,而有些博客则选择编辑得更严格。然而,在所有这些情况下,博客促进的通信模型或信息流结构都是加权对话,其形式是一个或一组主要贡献者/作者,以及一些数量较多(通常很多)的次要贡献者,与无限数量的读者进行交流。

可写的网络还包含另一组独特的实践,但在文献中它们经常与博客一起汇集。这些是网络上可用的各种较大规模的协作内容制作系统,属于第 3 章中描述的类型。两个基本特征使 Slashdot 或 Wikipedia 等网站有别于博客。首先,它们旨在供非常大的群体使用,而不是旨在促进以一个或少数主要发言者为重点的对话。与博客不同,它们不是具有对话功能的供个人或小群体表达的媒体。它们本质上是群体沟通媒介。因此,它们采用了社交软件解决方案,以避免陷入混乱——同行评审、结构化发布权限、声誉系统等等。其次,在维基百科中,对话平台以共同的文本为基础。从促进立场和观点的综合的角度来看,文本的合作作者身份为对话提供了额外的黏度,因此观点彼此“粘连”,必须争夺空间,相互适应。在此过程中,与自由交换竞争观点的对话形式相比,输出更容易被识别为集体输出和突出的意见或观察。

所有这些基于网络的工具(无论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独立的还是合作的)都具有链接、引用和演示等共同的特征。超文本标记语言 (HTML) 的核心功能是简化引用。它也是分布式网络的核心功能,允许任何想要存档的人将资料存档,然后任何有参考资料的人都可以访问这些资料。围绕这些简便的功能,出现了一种文化实践,即通过链接引用,可以轻松地从您自己的页面或帖子过渡到您所指的页面或帖子 - 无论是作为灵感还是分歧。这种文化与大众媒体文化有着根本区别,在大众媒体文化中,向数百万用户发送一份五百页的报告既困难又昂贵。因此,在大众媒体中,读者不会一边阅读报告一边阅读评论,而是在信任评论者的文化背景下提供专业评论。在网络上,链接到原始材料和参考资料被视为交流的核心特征。这种文化的导向是“亲眼目睹”。对观察结果的信心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综合考虑:说话者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形成的声誉;阅读你认为自己有能力自己评估的基础资料;知道对于任何给定的引用主张或来源,都有一群与评论者或说话者无关的人,他们可以接触到资料来源,并且可以通过某种方式表达他们对说话者观点的不同意见。链接和“亲眼看看”代表了一种与大众媒体所代表的认证模式完全不同且更具参与性的模式。

另一个在美国不如欧洲和东亚发达的维度是流动性,或者说观察和评论我们所居住的世界的基本工具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普遍性。丹·吉尔摩 (Dan Gillmor) 显然正确地将这些基本特征纳入了他的著作《我们即媒体》,除了他所描述的新闻业转型、短信服务 (SMS) 和移动联网摄像头的核心工具之外,还添加了邮件列表、网络日志、维基百科和其他工具。美国仍然主要采用基于个人电脑的网络系统,而在欧洲和亚洲,手持设备(主要是移动电话)的增长更为显著。在这些领域,短信(手机的“电子邮件”)和照相手机已成为实时信息的重要来源。在一些贫穷国家,手机通话时间对许多用户来说仍然非常昂贵(甚至高得令人望而却步),而且可能没有固定电话,因此短信正成为一种重要的、无处不在的通信工具。随着两个系统功能的融合,这些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一种转变,即无论我们身在何处、何时何地,我们都可以广泛地以文本、音频和视频的形式记录和传达观察结果。德拉赞·潘蒂克 (Drazen Pantic) 讲述了贝尔格莱德互联网广播电台 B-92 的听众在该电台被米洛舍维奇政权关闭后如何报道他们社区发生的事件。霍华德·莱茵戈尔德在《智能暴徒》中描述了菲律宾公民如何使用短信来组织实时运动和行动来推翻他们的政府。在复杂的现代社会中,重要的事情可以随时随地发生,人们通过记录、呈现和传达观察结果的能力会改变他们与周围事件的关系。人们所看到和听到的一切都可以被当作公共辩论的输入,而这在只有少数组织和几千名员工才能获得的捕获、渲染和交流设施中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