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开源布道者分享系列之九:树立全球观念

地球村是一个曾经非常流行的说法,意思是地理上的世界人民是前所未有的‘亲近’,不仅表现在信息的及时获取与双向沟通,也表现在物质上的交换,大规模的贸易和制造、运输等,降低了人们的日常成本和提高生活质量。那么表现在缔造数字空间的开发者们,则是以源代码为基础的全球协作,这种观念是与生俱来的一般需要每个后来的参与者习得。

Mon Mar 14, 2022 | 5600 Words | 大约需要阅读 12 分钟 | 作者: 「开源之道」·适兕 |

缘由

按照人类学家的说法,人是很难理解附近之外的事物的,著名的人类学家罗宾·邓巴(Robin Dunbar)所研究得出的“150定律”[1],也说明了人的有限性。说到开源,我们在基于互联网的环境中,并不能做到一呼百应,大多数时候仍然是现实中的同学、校友、同事、同行、老乡等关系才去关注,那么想要在茫茫人海中,找寻愿意帮助自己,一同前行的人,简直是势比登天。

那么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以开源的方式发布自己的项目,剩下的能做的就是做下去,直到无法做。但是,需要将自己的项目置于全球人都可以看得到的地方,这是项目走向未来的前提,也是让潜在的人参与的前提。这就是树立全球观念

img

(来自外太空看地球,让我们有了俯瞰的视角,图片来源:https://www.nasa.gov/image-feature/the-blue-marble-the-view-from-apollo-17)

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中的开放性和兼容并包

大观的学者李筠说:中华文明一直是很开放的。[2],从地理关系、文化心理等诸多角度论述了这一观点。如:

“三人行,必有我师。”

又如:

“勿意、勿必、勿固、勿我”

意思是保持开放的态度,将事情尽可能的调查清楚了再继续行动。

同为大观学者的外交学院教授施展在其畅销书《枢纽:3000年的中国》[3]也表达了重要的观点:

中国必须在世界中实现自我!

现代中国的改革开放

在笔者构思本文的时候,正在召开2022年的两会,会上李克强总理的讲话提及[4]: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外贸外资平稳发展。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拓展对外经贸合作,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这意味着开放的中国大市场,必将为各国企业在华发展提供更多机遇。自从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使得人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历史的对比,告诉我们,坚持开放,发展经济,才是人民走上幸福道路的良策。而且我们要一直走下去。

开放不是说说而已,而是要付出实际的行动,要和全球的人能够交流,增进了解,那么听得懂彼此的语言是首要之举。

掌握多种人类语言,尤其是人数最广的语种

据数据统计,这个世界上讲中文和英文的人是最多的[5],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同时掌握了汉语与英语,那么和这个星球上的大部分人可以进行交流。

巴比塔,这个来自宗教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如果获得了语言的统一,是可以做到修建建筑以达天庭的效果,言下之意是,人类可以在语言的帮助下,合力和协作做到一个人和少部分人无法做到的事情。但是,很无奈的是,由于人类在不同地理的发展,也发展出了不同的语言。

幸亏有翻译,幸亏有商贸往来,人们得以相互理解和增进友谊,并彼此交换和买卖,获得难以在一个封闭的地理范围内获得的生活资源,于是,人类的历史某种程度上可以简化为一部语言的翻译史,当然,随着教育的展开,掌握多种语言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习得语言是交流沟通的前提。

这个世界上除了汉语(有各式的方言)之外,还有很多种语言,如日语、韩语、英语、西班牙语、法语、德语、俄罗斯语……等,如果想要理解他人,最好是听得懂他们的语言。听不懂也没有关系,重要的是要知道世界上有很多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但是都希望彼此理解和包容。

走出去旅行起来——开源大会的益处

待在家里,足不出户,是很难去理解世界的,也就是说,出来走走,使用学会的语言和非本地的人进行交流,看看他人的礼仪、习惯、风俗、思考方式等等,同为人类,在不同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下是会塑造出完全不同的人,这里主要是观念、思想等方面。体现在外部的是物质:建筑、服饰、饮食、仪式、艺术等方面。

开源的世界还有一个特性,由于其天生的基于互联网特性,日常协作的人可能是来自全球任何的接入互联网的任何人,所以,一般的项目,除了进行本地化的meetup之外,每年也会举办全球性的研讨大会,甚至也会细化到每个大洲进行。

  • OSCON
  • LinuxCon
  • KubeCon
  • ApacheCon
  • OpenInfra Summit
  • ONES

等等国际性的开源会议,都是开发者、工程师、用户等各方的人,从四面八方相聚,沟通有无。参与此类大会的文化冲击会是,这个世界上一群背景各异、性格各异、年龄差别等等各种不同的人,竟然在同一个项目中进行协作。除了谈代码和实现之外,非常的难以找到共同点。

当然,有一部分开发者、工程师可能会有社恐,难以克服心理障碍,不愿意在大会上进行沟通,但是愿意认真倾听来自全球各地的维护者、亲力亲为者、布道者等的演讲分享,学习他人的心理路程,以及观看他人操着不同的语言的表达,也能明白开源的世界里,我们不在一隅,而是可以形成共同的世界。

致力于成为开源布道者的你,一定要积极的去参与关于这些活动的任何力所能及的事,当然,最为重要的是申请做演讲者,有的基金会和共同体会提供差旅费用,而这是到全球各地旅行的绝佳机会。

待在家里的替代方式——阅读以模拟旅行

曾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台湾作家李敖先生说,你们去旅行就好了,我在家里读书,我依靠想象力就去过哪个地方了,《北京法源寺》我一次也没有去过,但是不耽误我写它。

是的,旅行的代价有的时候确实很高,尤其是在近几年新冠病毒肆虐的时刻,出门是一件极为奢侈的事情。那么想要取代旅行的,能够取得接近的效果,就是深度阅读了。他国的历史、地理、人文都是理解他国的最佳途径。

举个例子,“理想国”这个图书策划品牌旗下出版的M系列,就是一套非常值得推荐的图书,译丛序所写:

 “如果没有翻译,”批评家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曾写道,“我们无异于住在彼此沉默、言语不通的省份。”而作家安东尼·伯吉斯 (Anthony Burgess)回应说 :“翻译不仅仅是言词之事,它让整个文化变得可以理解。”[6]

分析数据与实际的项目提案

身处开源的世界,是不会轻易的相信媒体的,尤其是只言片语的片面报道。如果不是项目和共同体内部的参与者和思考者,应该去做的是分析各式各样的数据,并注重数据的来源。换句话说,只有深入调查,才敢有发言权,才能负责的对事件作出评价。

笔者所著的《开源之迷》[7]中列出了很多的开源数据:附录A,开源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很多事情,提交代码、合并评审、想法探讨、问题解决、使用沟通、项目依赖等等,没有那个人或团队,能够获得全部的细节和过程,所以我们需要尽可能的综合,进行各方面的收集和分析,再下判断。

  • 企业自身的调查
  • 代码托管平台的分析报告
  • 非营利基金会的年度报告
  • 中立的媒体机构调查
  • 投资行业的分析和调查
  • 学术机构的分析和研究

除了这些全局的报告,我们还要将视野聚焦到某个具体的项目,如Kubernetes 的状态报告:共同体健康、代码活跃、开发者所属公司等等。当我们获得了根据亲力亲为者们的IP地理位置信息的分布图时,我们总是能看到来自全世界接入互联网的亲力亲为者,从Linux到WordPress,从Apache Hadoop 到Kubernetes,从LLVM 到Python…….

换句话说,任何一个成功的开源项目,都是来自全球各地的亲力亲为者共同协作的成果

社会学的想象力

想要理解全球观念,有一类科学家们是万万不能错过的,那就是人类学家/社会学家。这也是全球化的来由,以及能够分门别类的学术基础。笔者最推崇的一句话是来自C.赖特·米尔斯 :

人类的多样性也包含着个体的多样性;这些同样须被社会学的想象力所把握和理解。在此想象中,1850年的婆罗门与伊利诺伊州的拓荒者站在一起;18世纪的英国绅士和澳大利亚土著人比肩而立,同时在场的,还有一百年前的中国农民,当代玻利维亚的政治家,法国的封建骑士,参加1914年绝食抗议的英国女权运动者与一位好莱坞新星和古罗马贵族。写到“人类”,就不能不写到这些男男女女——既有不凡如歌德,也有平凡如邻家女孩。

​ —— C.赖特·米尔斯 《社会学的想象力》[8]

如果有时间的话,能够从社会学视角出发去看待开源世界,会有完全不同的收获。当然,目前也有人类学家采用田野调查的方式研究开源世界里的人们的。

互联网的魅力与开源的核心基石

互联网和万维网,让我们获取信息的成本大大的降低了,也让人类在某些方面的协作成为了可能。而其中最为成功的也是网络的基石——计算机技术,基于源代码的协作。

RFC 的网络协议协作,奠定了互联网的大部分基础,也开创了对等生产的先河。在计算机源代码运行起来之前,就是一种专用语言写就的文本,只有经过特殊训练的人才能理解其过程的文本。

随着分布式版本控制的发展,进一步的发展了这种协作,让代码的评审过程和合并过程变得更为简化,成本也在急剧的降低。也让异步的高效协作成为了可能。

互联网其实对于大众很难理解,尤其是当下的ISP供应商采用了非常方便的方式。但是人们可以轻松的理解万维网,使用一种我们称之为浏览器的应用程序,去访问来自全球的信息:从各国政府到跨国公司,从个人博客到内容共创的视频。能够访问万维网,几乎等同于获得了一张廉价的无限飞往全世界各地的机票,随时随地的了解想要了解的一切,同样,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自己,尤其是商家,也不遗余力的采用各种方式将自己的文化、习俗、商品、服务进行数字化,放置在大家可访问的地方。

当你访问 wikipedia [9]的时候,不妨对比一下大英百科全书,如果你有的话。

开源代码只是一种结果,合作的意愿才是前提

知识与技艺,是人类独有的,是经历了漫长的累积和学习、继承才走到今天的,而知识的具体呈现则是令人叹为观止的物质:从高楼大厦到下水道,从城市的地铁到及时的通信网络,从取暖设备到洁净的水源。

张笑宇在其《商贸与文明》[10]中特别强调了这些来自炼金术的积累,正是这样的知识,不仅发现了化学元素,从火药到核弹,也是复式记账法、货币的来源。

对于开源而言,最终呈现的代码,其实是一种协作的结果,如果使用的是一种下游思维[11]的话,总是恨不能把世界所有的代码都复制一遍。这一点恰恰是没有理解开源的精髓的不自信的做法,开源的特性就是无限fork,随时都可以git clone把所有代码都复制,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开源真正的本质是来自全球的任何人,可以毫无顾忌的去做自己能做的事,包括最后的代码归属权(成为项目的所有者)。任何偏于一隅的项目,拒绝他人参与的项目,都不应该属于开源。

勇于担当,自信参与

写在最后,树立全球观念是一件说容易,但也极难的问题,因为这需要我们去改观,因为这是一个需要受训的过程,我们每个人只能出身于本地——全球下的一个角落。除非我们能够走出去,放宽视野,理解他人,使用诚信、约定来获得彼此的理解,进而进行交易和协作。这是从原始的人,到社会的人,再到文化的人[12]的一种进步,一种寻找自尊而体面的道路。

在开源的世界里,应当积极的去亲力亲为做认为该做的事,一种自己能够从意愿出发,并且能够和现实获得平衡的实用,在满足自我的匠艺追求、良质、把事情做好的情况下,承担起来,从自身出发的全球性视角,尽管这是一种想象,因为人的局限,和我们打交道的始终就是那么几个亲近的人。自信的参与,放下控制与抵抗的直觉,努力的学习文化中的世界。

俗一点去说,知道如何玩,嚐到甜头,他们才会真心出手,另外真的要走出国门,去和全世界一起玩,才能玩得認真,玩得熟。所以要幫助他们把项目落地到全球性的开源基金会,去实践。[13]

​ ———— Keith Chan 对开源布道者说,Linux基金会亚太区总监

地域扩展是智力上的拓展

我们明确的首先于地理环境,但是智力是无限的,也是一切皆有可能的。笔者以自身的经历来描述一下这个过程。

2002年,从内蒙古的小山村,带着大学录取通知书踏上了求知之旅,当火车驶过山西大同的时候,我和路人说话时,人家的表情非常明确地显示:“你在说什么?”,这让我开始意识到方言、土话出现了他人无法理解的情况,于是努力的练习普通话:那些只有读书拼音的时候才用的着的发音。从此之后,我走过中国的很多地方,都在使用我夹杂着浓重口音的普通话,我的思考模式成为了中国式,而不是商都式。

这是我终生难忘的一次心智挑战。但是我努力的征服了他,而不是选择退学会退到哪个只讲一种口音的小山沟里。虽然这是个一个极具个人色彩的例子,但是,这其实也是很多上世纪70、80年代的人共同经历,赶上了中国改革开放拥抱世界的新时代,城市化进程加速的40年。心智不断的被挑战!

其中,就包括互联网所形塑全新赛博空间所带来的,以及其成果之一————开源————既包括全新的开发模式也包括全新的知识财产权所带来的智识上的挑战。换句话说,开源是对我们心智上的扩展。

贸易的扩展给人类心智带来了新挑战。 ————[法] Pascal Boyer 《心智社会》

参考资料

  1. 《How Many Friends Does One Person Need?》,[英] 罗宾·邓巴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6-1
  2. https://mp.weixin.qq.com/s/lnECkfpULvAsrvD3O_to_Q ,《李筠:中国的文化根性里,有很多开放的意象》,最后访问时间:2022.3.14
  3. 《枢纽:3000年的中国》,施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1
  4. https://www.rmzxb.com.cn/c/2022-03-05/3065627.shtml , 最后访问时间:2022.3.15
  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YJev_r5tUI ,最后访问时间:2022.3.14
  6. 理想国译丛,https://book.douban.com/series/25151 ,最后访问时间:2022.3.15
  7. 《开源之迷》, 适兕,人民邮电出版社,2022-2-12
  8. 《社会学的想象力》,C.赖特·米尔斯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7
  9. https://en.wikipedia.org/ ,最后访问时间:2022.3.15
  10. 《商贸与文明:现代世界的诞生》,张笑宇,一頁folio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10-10
  11. 《上游思维:变被动为主动的上游思考法》,丹·希思, 中信出版集团,2021-08
  12. 《文化性动物:人类的本性、意义与社会生活》,罗伊· F.鲍迈斯特,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5
  13. LF APAC BlockChain SIG 的日常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