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经济学12讲
Tue Oct 24, 2023 | 9500 Words | 大约需要阅读 19 分钟 | 作者: 「开源之道」·适兕 |
基本问题就是,人们协同工作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当然也就无法轻松地产生复杂的综合系统。解决方案之一就是大家所熟悉的经济体系,即建立在专有财产权、分工、降低交易成本以及管理主要动因问题等方面的相互协调之上。开源的成功证明了一种全然不同的解决方案的重要性。这种解决方案建立在一种对围绕发布而形成的财产权利的非传统理解之上。开源运用该观念触及更宽泛的人类动机和情感,这就超出了直接按劳付酬的界限。而且,它依赖于一套组织结构来协调围绕分布式创新管理问题的行为,这不同于劳动分工。这些特征没有一种是全新的、开源独有的或者局限于互联网的。但是,综合起来,他们就构成了一种工作方式的一般要素,而且这种工作方式对经济学和政治学具有潜在的重要价值。 ———— Steven Weber 《the success of Open Source》
导语
法学和经济学不分家,从罗纳德·科斯的《企业的性质》开创以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是枝繁叶茂,有了非常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当然,这也和信息革命以来,以知识财产法下的市场形成的经济增长有着不可剥离的关联,然而,法律作为工具,已经为捍卫知识财产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所有权的扩张已经到了用户的卧室[1],这并不是故事的全部,在这个看起来已经形成铁幕的世界,还有另外一部分,也在顽强的生长着,以实际运行在每一个被需要的设备中,那就是以自由/开源软件为代表的全新数字时代从市场形成和经济学现象。
讲座内容
围绕经济学的思考方式,进行12个视角的探索。
第 0 期:开源与经济学
社会的进程只能因观念的改变而改变。 ———— 弗里德里希·哈耶克 经济学家
开源是一个高度抽象的名词,以至于当我们和不同人的聊这个词汇的时候,通常都会各说各的,工程师可能喜欢那种无障碍的透明的工程开发,律师更加关注的是如何能够保障开发者的财产权益,社会工作者则会关注围绕项目的独特的组织,政治学者当然会惊愕于如此一群人从事生产最后的财产该如何分配……
我们甚至会去和大家申辩一下,经济学并不是盈利或商业的事情,经济学的范畴要超越这个局限的视角,作为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我们需要从更多视角出发看待开源是否达到总体效用最优,让数字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比如劳动力市场、知识的传播、工程的局限、知识财产法的无法执行、组织的力量、政府的制衡等等,
俨然是一门经济学需要思考的内容,在此次讲座中,适兕打算从经济学的思考方式来和大家阐述开源,彻底转换视角来看待这个数字时代特别的内容,以一个宏观的视角来洞察由开源所铸就的数字世界。
除了阐述上述有关经济学思考开源的情况,本次讲座也打算为大家讲述开源的历史,从技术、产业、知识财产权、激励和协作等的演化视角和大家深入探究开源发展的背后机理。
提纲
演示文稿在线编辑:开源与经济学第一讲
- 开源在数字社会中的概况
- 开源的历史发展
- 开源的经济效果(GDP、创业等)
- 产业视角下的开源
- 12讲座的思考路径与目标
推荐阅读书籍
- 《创新与激励》,苏珊娜·斯科奇姆, 格致出版社,2010.05
- 《制度与经济增长》,姚洋,文汇出版深,2022-8
- 开源之史
- 《开源的成功之路》,Steven Weber,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6
- Economic Value Of Open Source Software | LF Research
- Open source software and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Nataliya Langburd Wright , Frank Nagle, Shane Greenstein,2023, Research Policy 104846
- 《资本主义的法律基础》,约翰·R·康芒斯, 商务印书馆,2003-04
- The Value of Open Source Software, Manuel Hoffmann, Frank Nagle, Yanuo Zhou,Harvard Business School.January 1, 2024
第 1 期:软件的生产、分销和消费
开源软件是如何生产的?生产的软件制品又是如何流转的,以及如何被消费,这可能是我们从福特时代就密切关注的,也就是说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如何生产,以及如何高效的生产,保持增长的生产始终是现代经济追求的重要目标,开源软件的投入成本由那些?它的分销渠道是什么?最终又是如何部署到数据中心、智能终端上的?乃至全球开源软件供应链的形成。
只有理解了软件的生产过程,以及当中所产生的成本,我们才能将之置入经济的视角去看待。
演示文稿在线编辑:开源与经济学第二讲
提纲
- 软件市场的形式与演变;
- 模式分野:闭源与开源;
- 方法分野:大教堂与集市;
- 交付方式的变化;
- 订阅:从阅读日报与周刊获得灵感;
推荐阅读书籍
- 《大教堂与集市》,[美] Eric S. Raymond,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5
- 《人月神话》, (美) 布鲁克斯(Brooks, F. P.) 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4-1
- 《持续交付2.0》,乔梁,人民邮电出版社,2018-12-25
- 《订阅》, [美] 罗伯特·金奇尔 / 马尼·佩伊万, 中信出版社,2018-12
- 《GO To:The Story of the math majors, Bridge players, engineers, chess wizards, Maverick scientists and iconoclasts —— The programmers who created the software revolution》,Steve Lohr, Basic Books,2001-10
- Luanne Johnson, Creating the software Industry: Recollections of software Company Founders of the 1960s,IEEE Annals of The History of Computing 14,27(2002).
第 2 期:数字时代的知识财产法演变与开源许可
我们聊完开源的生产之后,我们就需要切入开源的另外一个视角:许可,而理解许可则需要从知识财产权讲起,进而阐述数字时代的知识财产权的角力对抗,我们看到严格的限制所形成的软件市场是巨大的,那么开源许可却从另外一个方向占领了世界,成为了我们现代生活中的一部分,本次讲座,我们希望通过开源许可所解决的问题,以及倡导的观念来阐述开源软件市场形成的重要条件:知识财产权仍然在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不是人们臆想中的消亡。
演示文稿在线编辑:开源与经济学第三讲
提纲
- 许可的出现与软件市场的崛起
- 数字时代的知识财产权扩张
- 许可,不是销售
- 开源在解决什么本质问题?
- 许可的演变
- 开源许可面临的新的挑战
- 开源所带来的难题:人们天性搭便车的爱好
推荐阅读书籍
- 开源之史
- Legal Protect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在线版阅读
- 《The Software License Unveiled》,hillips, Douglas E., OXford, 2009-6
- 《知识产权正当性解释》, [美]罗伯特·P. 莫杰思,商务印书馆,2023-5
- 《商业开源:开源软件许可实用指南》,【美】希瑟·米克(Heather Meeker),人民邮电出版社,2023-01
- An Interview with Lawrence Lessig on Copyrights,最后访问时间:2024-03-24
- 《数字时代的知识产权法经济学》, [以]妮娃.埃尔金科伦 / [以]伊莱.M.扎尔茨伯格, 知识产权出版社,2023-01
由于交易赖以发生的制度背景会影响对生产的激励和交易的成本,因此,对经济学家而言,如果没有对制度背景进行具体说明就来讨论交换过程,则没有任何意义。 现在,我们需要研究真实世界中的缔约过程,然后才能获悉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克服它们,当然也会明白我们必须在其中进行选择的备选制度的丰富性。 ————罗纳德·H·科斯 《生产的制度结构》
第 3 期:商业模式:规则下的具体操作
从具体的交易,即商业,其实受限于很多的因素,当地的历史人文、风俗习惯、制度政策等都会影响到合同的谈判和签署,例如如果对许可的排斥,那么订阅也将寸步难行。开源软件本质上仍然是知识财产的产品化及其交易的过程,其商业模式无法违背其本来的性质:复制成本为零,撰写成本高昂,传输成本极低,如何在盈利和运营之间取得平衡?是一件极为考验商业头脑的事情。
从法律的角度讲,开源软件合理合法的进行商业创新和交易[2]是市场经济重要的一部分,在阐述了上面前提的情况下,本期讲座将会为大家呈现目前为止,有效的开源软件商业模式有哪些?各自的运营模式又是什么?商业是一个需要环境的行动,没有环境的行动是无效的。
本次讲座的原则,尽量是从商业的本质出发,进而推导出现有的模式,而不是相反,幸存者偏差是个极为容易让人走进误区的思维模式。
演示文稿在线编辑:开源与经济学第四讲
提纲
- 软件的商品化
- 闭源软件的销售模式
- 技术手段实现防拷贝
- 开源软件的商品化
- RedHat 成功的秘密
- IBM 为何拥抱开源?
- 私人联盟 Linux 基金会的成长之路
- WordPress 为什么可以?
- Android 实现了什么?
- Kubernetes 成就了谁?
推荐阅读书籍
- 《Linux ,Under The Radar》,(美)罗伯特・杨 / 罗姆,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11
- 《Rebel Code:Linux and the Open Source Revolution》,Glyn Moody,Perseus Books Group,2002-7-15
- 《Open Source Law, Policy and Practice》,Amanda Brock主编,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23-1
- 《From Project to Profit:How to Build a Business Around Your》,Heather Meeker,Independently published,2023-10-6
第 4 期:软件开发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始终是知识经济的重要保障,软件开发、维护和安全的重要的生产要素就是来自于工程师,而开源的工程师是其中至为重要的一环,是什么激励着开源开发者始终是经济学的谜题,这是一个最能产生优质工程师的重要场所,然而,却并不是资本的激励,起码不是直接的激励,本次讲座则阐述这个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军的激励来由是什么?外部因素居多还是个体。
开源的软件开发者的动机,在一部分人眼中,似乎是不追求利益的高尚的利他主义者,当然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和比尔·盖茨的误导也有很大关系。那么我们不妨就过去二十多年的研究成果,以及对比历史上学者们对工作和个人美好生活的描述,花上几个小时进行一番探讨。
演示文稿在线编辑:开源与经济学第五讲
提纲
- 代码不是商品
- 供需关系的是人才
- 软件人才的工资与计算机项目工程的关系
- 软件开发者工程师的人才培养
- 兴趣与实践培养
推荐阅读书籍
- 《匠人》,[美] 理查德·桑内特,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7
- 《人的境况》,[美] 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
- 《the new kingmaker:How Developers Conquered the World》,Stephen O‘Grady,O’Reilly Media,2013-1-7
- 《大繁荣:大众创新如何带来国家繁荣》, (美) 埃德蒙·费尔普斯, 中信出版社,2018-10
- 《确定性的寻求 : 关于知行关系的研究》,[美] 约翰·杜威 / 傅统先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9-8-1
- 《动机与人格》,[美]亚伯拉罕•马斯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9
- The Shifting Sands of Motivation: Revisiting What Drives Contributors in Open Source,Marco Gerosa等,29 Jan 2021,arXiv:2101.10291v3 [cs.SE]
- 《全球“猎身”:世界信息产业和印度技术劳工》,项飙,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1
- Linux 基金会历年的人才调查报告
第 5 期:交易成本与路径依赖
罗纳德·科斯开创性的作品《企业的性质》引出了交易成本,给出企业存在的缘由,更重要的是将交易成本引入了经济学分析,那么法学教授 Yochai Benkler,则回答了开源项目共同体就是实现这个的重要途径,前提就是实现相应的目标。 本期讲座将以交易成本和制度经济学等经济理论,来解释开源现象。尤其是各类非交易性的软件开发。
从软件的采用过程来看,开源有着无条件试用、可以定制、将更多成本降至最低等等优势,和购买过程:协商、合同、交付……相比而言,极大地降低了交易成本。在技术的领域了,是累积性和创新的螺旋式上升的,这就会造成技术依赖,这个特性,让开源项目可以持续的发展下去,这就是开源的经济本质。
本次讲座试图去解释开源之所以能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本质之一,极具经济性的特征。
演示文稿在线编辑:开源与经济学第六讲
提纲
- 毋需法律的秩序
- 交易成本与法律经济学
- 科斯的贡献
- 信息的特殊性
- 何谓路径依赖
- 开源是如何吞噬软件的
- 关于软件的技术保护思考
推荐阅读书籍和文献
- Coase’s Penguin,or Linux and the Nature of the Firm, 112 Yale Law Journal 369 (2002)
- 《技术的本质:技术是什么,它是如何进化的》,布莱恩•阿瑟(Brian Arthur),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4-1
- 《组织的逻辑》, [美]雷•菲斯曼 [美]蒂姆•沙利文,九州出版社,2023-4
- Path dependence, its critics and the quest for ‘historical economics’,Paul A. David,January 2000
-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in the Digital Economy: A Research Agenda,Frank Nagle, Robert Seamans, and Steven Tadelis,Working Paper 21-009
第 6 期:组织结构与治理
开发软件只有两种情形:一种是高大上的豪华大楼的精英,领着薪水不断加强技术封锁的层级专有软件模式;另外一种是穷困潦倒的反社会分子,每时间打理头发整日在地下室编码改变世界的社恐人士……. 前者是现代的公司管理,后者是完全的自发秩序……开源是属于后者吗?基于开源项目的共同体是如何处理日常的冲突,以及利益分配的?是什么激励着他们共同开发?显然事情没有看上去那么的简单。
集体行动[3]从来都是一件很难的事,尽管人类善于虚构[4]来推动发展,那么开源这个想象的共同体[5],开源项目共同体完全是一个自下而上发展起来的群体,所有的决策、规则都是项目成员们协商而成,形形色色的开源项目,也就是形形色色的开源共同体,本次讲座则通过具有特点的组织来以事后分析的姿态来回顾这些开源组织的运行奥秘。
自发秩序其实有很多前提条件,对理想的认同、勤奋的行动、充满激情、热心协同、冲突解决等等,开源项目共同体最初都不是刻意设计来的,利用看得见的手和资本的力量造就一个出来,他往往走的是另外的看不见的手、社会资本和共同行为准则所塑造。本次讲座,我们看看历史上那些成功的开源项目的组织结构,以及他们是如何运营的。
演示文稿在线编辑:开源与经济学第七讲
提纲
- 基于互联网/万维网的虚拟共同体
- 宪章、章程、社会契约、行为准则
- 许可与秩序
- 纳税、无政府与集市旁边的教堂
- Android 企业协会的联合,让事情更复杂
- 从CVS到GitHub:原子到市集的演变
- 组织,不断演化的协作分工:法律、技术与政治经济学
推荐阅读书籍
- 《组织的逻辑》,: [美]雷•菲斯曼 [美]蒂姆•沙利文,九州出版社,2023-04
- 《企业的性质:起源、演变与发展》, [美] 奥利弗·E. 威廉姆森 / [美] 西德尼·G. 温特,商务印书馆,2010-9
- 《The Wealth of Networks: How Social Production Transforms Markets and Freedom》,Yochai Benkler,Yale Press,2006
- Spreeuwenberg, K., & Poell, T. (2012). Android an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mobile Internet: A renewal of open source critique. First Monday, 17(7). https://doi.org/10.5210/fm.v17i7.4050
- 《Burning The Ships: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microsoft》,马歇尔·菲尔普斯 / 戴维·克兰, 东方出版社,2010-10-1
- 《抵达: 一部政治演化史》,包刚升,上海三联书店,2023-7
- 《开源的成功之路》,Steven Weber,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6
- Weber, Steven. (2000).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Open Source Software.
第 7 期:文化的重要作用
开源是普适文明,这是很多人以为的,但是很不幸,不是所有的文化都能孕育出开源来,很明显如果没有分享协作的精神的,开源的生产模式是不可能发生的,同样没有尊重知识财产的文化,也就没有以发布权为重要的容他权的生存之道。可能我们最后不得不得出结论说,开源的经济严重依赖于此重要的文化,否则,就会被人类的本性所吞噬,市场将不复存在。
文化是抽象的,它只能体现在人们的日常行为、谈话、决策等当中,身于其中的人是极难意识到自己的文化的,正如那个脍炙人口的两只小鱼的故事所表达的,我们置身于不同的文化中时,会变成一个婴儿,必须从头学起。融合的话,是需要时间的。
本次讲座则试图找出那些影响开源发展长足进步的文化因素,一一展开,供大家反思。
演示文稿在线编辑:开源与经济学第十二讲
提纲
- 代码分享的文化起源
- 反主流文化与黑客精神
- 互联网拓展的 cyber space:超越地理位置的协作
- 全新的协作文化——www 的变革
- 开放、透明、分享与自由、道德和社会
- 行为准则与社会主流
- 世界公民与本土出发
推荐阅读书籍
- 《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劳伦斯・哈里森 / 塞缪尔・亨廷顿等,新华出版社,2010-1
- 《国富国穷》,[美] 戴维·S·兰德斯,新华出版社,2010-1
- 《The Hacker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the Information Age》,Pekka Himanen,中信出版社,2002-9-1
- 《数字乌托邦:从反主流文化到赛博文化》,[美]弗雷德·特纳,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5-1
- 《睡鼠说:个人电脑之迷幻往事》,约翰·马科夫 (John Markoff),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7-1
- 《The Success of Open Source》,Steven Weber,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4-04-30
- Lancashire, D. (2001). Code, culture and cash: The fading altruism of open source development. First Monday, 6(12). https://doi.org/10.5210/fm.v6i12.904
第 8 期: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开源的政治经济学
政治学者 Steven Weber 在《The Success of Open Source》一书中批判市面上流行的一种观点:人们认为开源是一种“自我组织”,也就是说开源是无人经营的混乱之地,显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开源透露出来的是无数人的智慧和努力的结果,而不是什么任意发展听之任之的状态。
在现实中的物产所有权中,“公地悲剧”往往频繁发生,尽管历史上在局部有着鲜有成功的“公共事物的治理”案例,但是,终究是归于公共政策。
开源项目作为数字产品,天然具有非排他、非竞争、无限使用和复制的特性,但是却依然靠劳动力来持续的开发和发展,这就带来的明显的悖论,商业公司受益于开源,却找不到投入开源的理由,因为营利是贪婪的,但是对于社会和教育,开源的技术和传承方面,又有这无比重要的价值,这个矛盾该如何处理?中央要不要干涉?
私人商品或服务,有可能解决问题,而不需要政府出面,罗纳德·科斯就以早期英格兰灯塔为例叙述过。适兕的意思是法律往往滞后于技术,在法律介入之前,敏锐的商业是有可能来将开源项目发展起来的。这次我们就来分析一番。
演示文稿在线编辑:开源与经济学第八讲
提纲
- “精心布局的开源“及其案例解析
- 现实世界的公共物品
- 案例分析与现象解释
- 历史上的公共事物治理之道
- 开源之算:财富散于无形
- 重置成本与人力薪水
- 政策介入与鼓励倡导
- 网络的控制与生产
推荐阅读书籍
- Android an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mobile Internet: A renewal of open source critique by Kimberley Spreeuwenberg and Thomas Poell,First Monday, Volume 17, Number 7 - 2 July 2012, https://firstmonday.org/ojs/index.php/fm/article/download/4050/3271 ,doi:10.5210/fm.v17i7.4050
- 《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6-1
- The Value of Open Source Software, Manuel Hoffmann, Frank Nagle, Yanuo Zhou,Harvard Business School.January 1, 2024
- 《The Wealth of Networks: How Social Production Transforms Markets and Freedom》,Yochai Benkler,Yale Press,2006
- 《数字架构与法律:互联网的控制与生产机制》,胡凌,北京大学出版社,2024-03-01
- 精心布局的开源 ,『开源之道』精心编译自:https://www.oreilly.com/content/open-by-design/ ,最后访问:2024.9.23
第 9 期:信息规则与网络经济
开源是互联网发明后所崛起的新的生产方式,网络效应是个无法避开的话题,多边平台理论亦对开源有效。
信息该如何定价?开源软件又该如何定价?订阅模式为何受到现代人的青睐,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类生产性的内容。本期讲座则通过回顾历史上的软件定价方式来阐述开源的本质。
开源在放弃了许可费用之后该如何定价?市场能给出什么样的信号?服务、支持、培训与咨询是如何产生订阅的?
演示文稿在线编辑:[开源与经济学第九讲]()
提纲
推荐阅读书籍
- 《信息规则:网络经济的策略指导》, [美] 卡尔•夏皮罗 / [美] 哈尔•R.范里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7-10-25
- 《平台领导:英特尔、微软和思科如何推动行业创新》, 安娜贝拉·加威尔, 广东经济出版社,2007-04
第 10 期:排他权与容他权、比例原则与copyleft
任何的贪得无厌,都会引来不公的对抗,开源软件如果被肆意的践踏,那么它就像很多的学术项目一样,被贪婪所吞噬。智慧者总是在寻求某种平衡,于是现代数字财产的比例原则,适度的容他权,以Copyleft为代表的思想,是否可以赢得世界的信任?本期讲座尝试以知识财产法中的比例原则为索引,进而探索合理的平衡的知识财产法。
演示文稿在线编辑:[开源与经济学第十讲]()
提纲
- 版权的商业模式
- Shrinkwrap 和共享软件的许可协议
- 商业服务与合同
- 排他权与容他权、
- 比例原则与copyleft
推荐阅读书籍
- 《开源的成功之路》,Steven Weber,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6
- 《知识产权正当性解释》, [美]罗伯特·P. 莫杰思,商务印书馆,2023-5
- David McGowan, Legal Implications of Open-Source Software, 2001 U. ILL. L. REV. 241.
- 《Open Source Licensing: Software Freedom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Lawrence Rosen,Prentice Hall, 2004-07
第 11 期:劳动报酬与财产分配
开源经常被利他主义贴上标签,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而言,没有回报的工作,是任何一个现代文明社会所无法接受的,开源项目为现代社会所起到的作用,作为从业者——职业创造者们的劳动报酬该如何在有尊严的情况下获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那么当下是怎么处理的?另外就是职业创造者们在容他权之后,掌握着发布权,又该如何处置财产的分配?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开源的经济学才是可能的。
比尔·盖茨通过付出没有回报的巧妙“煽动”,而成功的将软件的源代码保护了起来,那么带来的社会效果是开源即无偿,这也确实带来了严重的经济问题。Common-based Peer production 在全新的数字时代能否获得与传统不一样的,人性的考验能否在富足的无形的代码中被接受?
基于互联网的协作如何可能?从历史上的杀手级应用电子邮件开始,是什么样的一群人进行计算机项目的协作?他们又是如何在放弃控制的情况下获得的秩序?以 GitHub 为代表的Social 是如何简化了这一过程,而又隐藏了哪些问题?代码仓库平台究竟在开源世界中占据了什么样的位置?割裂的话,会造成何种影响?
通过本次讲座,我们开启开源的政治经济学探索之旅,或许还会谈谈社会正义。
演示文稿在线编辑:[开源与经济学第十一讲]()
提纲
- 个体角度如何思考“报酬”这个问题
推荐阅读书籍和材料
- Gates, Bill, 1976: An Open Letter to Hobbyists. In: Computer Notes 1(9), 3.
- 《知识产权正当性解释》, [美]罗伯特·P. 莫杰思,商务印书馆,2023-5
- 《知识财产法哲学》, [澳] 彼得·德霍斯, 商务印书馆,2017-3
- 哈耶克,《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选自《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邓正来 编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85-100页。
讲座安排
打算以每月一场的方式来进行,上述12个主题,或者来回穿插,或者兴致所至,以月为周期,场地则安排在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的北京办公室或开源文化展览厅,当然能够找到更多的场地赞助更好,没有就以这个为准。
讲座项目亲力亲为者
- 适兕 主力讲师
- 赵海玲, 大总管&讲师助理
如何参与讲座
有多种参与方式:
- 订阅本博客,刷新本文章,讲座在开始前一个月将地址和报名方式释出。
- 可以发送邮件给lijiansheng&openatom.org 或zhaohailing&openatom.org ,发送时将&替换为@, 标题请注明:参与「开源经济学」
- 添加johnwoo_lee为微信好友,申请时说明加入「开源之法与经济」小组,在群内会发出
- 若是都来不及,但是知道了讲座的具体地点,欢迎随时空降。
参考材料
- 《所有权的终结:数字时代的财产保护》,[美] 亚伦·普赞诺斯基 / [美] 杰森·舒尔茨,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3
- 《商业开源:开源软件许可实用指南》,【美】希瑟·米克(Heather Meeker),人民邮电出版社,2023-03
- 《集体行动的逻辑:公共物品与集团理论》,[美] 曼瑟尔·奥尔森,格致出版社,2017-8-1
-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以色列] 尤瓦尔·赫拉利,中信出版社,2014-11
- 《想象的共同体》,[美]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8
本系列讲座获得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的全力支持!
关于作者
「发现开源三部曲」(《开源之迷》,《开源之道》《开源之思》。)、《开源之史》作者,「开源之道:致力于开源相关思想、知识和价值的探究、推动」主创,Linux基金会亚太区开源布道者,TODO Ambassadors & OSPOlogyLive China Organizer,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OSCAR(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起)个人开源专家,OSPO Group 联合发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