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的不可避免性

从确定性的寻求角度来看,我们是害怕改变的,可是开源的核心要义之一就是开放,拥抱更多的可能性,换句话说,在开源的世界里必定有处于前沿的内容存在,这些无论是信息技术本身,还是让协作发生的规范、道德、伦理与法律经济秩序,相比于实在的物体,那些抽象的制度和社会知识才是开源更需要的。

Tue Aug 23, 2022 | 2700 Words | 大约需要阅读 6 分钟 | 作者: 「开源之道」·适兕 |

所谓的积极自由:“什么东西或什么人,是决定某人做这个、成为这样而不是做那个、成为那样的那种控制或干涉的根源?” —— 以赛亚·柏林 哲学家

历史决定论是否可以应用于开源?

在我们现实的社会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的观念,那就是每个事件都有一个原因,从这个原因中,事件不可避免地发生[1]。这样的观念其实存在和发展并没有多久,这得力于工业革命以来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以及大规模工程的成功所有力的实证。当然,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人们掌握了知识和技艺,让确定性有了更大的把握,这也是计算机技术流行于世的最佳说明。

这个决定论非常的容易理解,从过去民间流行的“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从中就可以看出端倪,只要掌握了现代技能,就可以去进工厂,赚取生活费用,这甚至比守在二亩靠天吃饭的土地上都更有确定性,而且现代劳动法所制定的月薪制,更是让人们有了安稳和一份踏实的期待。

软件工程这门学科——如果它可以称之为是一门学科的话——告诉我们的是,一个软件项目想要成功,需要有对应的工程师和预算,具有更多经验的工程师进行设计,然后编码,持续的投入人力、物力,历经各种艰难险阻,最后成功交付。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可以找到具有相当技能的开发者、编码人员[2] ,而这也是当今主流的软件生产模式[3]。

那么问题来了,开源的项目需要做些什么才能成功了呢?也就是说开源的条件是什么?如果我们发起一个计算机软件项目,做些什么可以让项目达到如下目标了呢?

  • 发行量巨大,通过互联网获得了爆发式的增长
  • 口碑极佳,来自全球的精英纷纷为项目提出建议、实现和规划
  • 获得社会各界的帮助和资助
  • 为现代化的数字经济贡献了极为重要的力量
  • 项目共同体井然有序,新生力量不断加入
  • 年度盛会,给人以希望
  • 参与的开发者获得了极大的社会荣誉
  • 围绕项目有成熟的上下游,商业模式清晰

开源成功的结果似乎大家都能看得到,犹如看到一位健美运动员的肌肉一样,然而,事实的真相是,绝大多数人都是圈外人士,并不能看到运动员的日常锻炼和饮食以及心理建设和调整,而极少数人能看到开源的日常。

问题: 开源如果采用这样的决定论的话,它的日常又是些什么了呢?

本土与开源的结缘

当自由软件运动和开源软件运动发起之时[4],本土还尚不能理解其中的要义,因为那个时代的本土刚刚接触了计算机技术而已,反而伴随而来的是强大的资本市场带来的先进的非法渠道的技术,一时之间,泥沙俱下,当具备了分辨能力的时候,时间已经是web2.0时代的来临。

乘着开源项目崛起的东风,本土的互联网公司在技术上并没有比其诞生地更差的基础设施软件,某种程度上,这波红利是恰到好处。

但是,开源项目发展的条件:

  • 能够找到良质的匠人
  • 完善的知识财产法:版权、专利、商标等
  • 严格的法律执行
  • 从业人数更多的专业律师
  • 基于法律的商业往来(法律经济秩序)和创新
  • 共同体可接受社会赞助的合法渠道
  • 中立的法人机构和组织
  • 自下而上的共同体形成和规范建立

并没有深入人心,而是关注不断迭代更新的开源文化的成果:软件项目的版本[5]。但是这并不是一个受欢迎的话题,没有人愿意离开具体的技术去谈开源的形成,而宁愿去直观地制造一个假象:利他主义的人们愿意这么去做。需要制造供给,这样的观念导致的直接的后果就是,总是有人花很大的精力去寻找和呼吁奉献自己燃尽生命的人,结果可想而知。

开源是否不可避免?是的话,需要做什么?

我们总是能够在业界不断的提及:开源无处不在! 只要是人们在使用现代信息技术,那么这个技术栈里一定有开源软件:从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到后段分析数据使用的专业软件,再到整个的加密通信协议,于是这样就能得出一个结论说:撰写和使用开源软件吧,或者说加入开源项目的开发者阵营吧。

社会上我们会听到无数的呼吁,从正义的律师,到忧国忧民的政府官员,软件是新一代禁锢人们的利器,没有开源,人们将被控制和奴役。

那么开源发展到今天,究竟是胜利了?还是失败了?我们可以想象没有开源软件的数字世界吗?

开源是否不可避免?不是的话,往哪里发力?

然而,开源本身的特性,没有激励,没有控制,甚至都没有实体支持,这让现代资本驱动的法律秩序和管理者困惑不已,甚至和软件的使用方收取费用,都需要软件的使用方拥有极高的法律素养、计算机技能、同理心、以及对于软件产品的价值评估能力,才能让生意进行下去。

在传统闭源软件公司工作过的保守主义者,会骂骂咧咧的称开源为软件产业的“搅屎棍”,商业模式简直糟糕透了,它让投机者横行,开发者的付出根本无法获得回报。这个行业本来是闭源软件销售授权许可才获得了拯救 [4] ,开源软件破坏了行业规则,让充满活力和创新的世界变得无可救药。

这个世界根本不需要开源软件。他们除了跟随和破坏,毫无作为。

开源的前沿不止技术,还有社会

从个体的心理说起,我们无法知道一个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做出将自己的软件代码开源,将整个开发流程放在大家都看得到地方,这一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想象力、社会性、对于信息的理解等等都可能是影响其最后决策的因素,当然,我们再复杂一点,这位开发者是否为其雇主工作?和雇主签了什么样的劳动合同法?能否自由的将自己的劳动成果放在所有人能看得见的地方?和雇主的沟通、谈判是什么样子的?雇主以及其整个管理决策团队又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他们又是处于何种的社会形态之中的?

作为开发者,加入到一个项目,亲力亲为的撰写代码和作者工程需要做的事,最后的所有权还归于自己吗?如果这个项目的最终商业化了,产品的销售利润是否有参与者的一份?开发者的代码如果被公司的竞争对手卡在了合并之外,又该如何处置?项目共同体的权力构成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似乎对开源有很多的问题要问。

开源是一系列的复杂综合形态,不仅关乎计算机信息技术,也关乎项目的进度与平衡,当然也关乎参与者的知识财产分配,更关乎可持续发展的法律经济秩序,作为当前的本土状态,我们该如何进行社会创新?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各位读者届时参与「开源·前沿」分论坛,了解更多关于开源的前沿:不止于技术,还有社会创新等内容。(点击下面图片,了解大会详情。)

参考资料

  1. 《自由论》,以赛亚·柏林,译林出版社,2011-3
  2. 《人月神话》,(美) 布鲁克斯(Brooks, F. P.)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4-1
  3.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oftware_company ,最后访问时间:2022-08-23
  4. 《开源之史》,适兕, 未出版发行,
  5. 历史的维度——开源、拿来主义与自主可控的历史对比, https://opensourceway.community/posts/opensource/open_source_tao_and_way/latitude_of_history/, 最后访问时间:2022-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