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的终结,推广开放源代码软件;企业对于开源还没找到重点;等开源之道一周精选(2019 08 25)
Wed Aug 21, 2019 | 3800 Words | 大约需要阅读 8 分钟 | |
声明:本站言论,仅代表我自己,不管任何其它!
文章点评
衡量开放源代码项目健康度的方法论
原文链接:Methodologies for measuring project health
适兕点评:
我和Frank说,这是我会读上十遍的文章,其实我只读了两遍,剩下的8遍是里面引用的论文,也就是当下人们对于开放源代码项目健康程度的研究成果,是的,人类就是这么好奇,总是想找到确定性,找到规律,只要能不去探索的就尽量不去探索,或许就是这个动力所在。本文的视角还是非常刁钻的,一个健康的项目,究竟是有哪些因素在其作用?贡献度、活跃度、用户数、提交数量、最后更新时间、解决的代码……等等,甚至还给出了一些未来可能研究的方向,如判断项目的稳定(成熟)等。
企业对于开源还没找到重点
原文链接:Enterprises still miss the real point of open source
适兕点评:
其实这是所有企业都会经历的通病,除非这家企业是新生代,而且天生对于开源的理解都是正常的,无论是常见人们所project和product是不同的,还是Source和software是不一样的,其实就是让人们能够理解,开放源代码的魅力不止于此。问题的精髓就在于:Again, merely using open source isn’t enough. Contributions are required.,参与到一个已经可用的软件当中,是有违于人的直觉的,对于恋尸癖来说更是难能可贵。开源之道其实就是在宣扬这样一个道理。
Facebook 对开源的大力推动,是如何实现撰写更好的代码以及找到更好的工程师
原文链接:How Facebook’s Massive Open-Source Push Delivers Better Code And Better Engineers
适兕点评:
FaceBook 拥抱开源的理由,即真实的理解了开放源代码三种境界的第三层,FaceBook作为一家社交媒体广告公司,在硬件、编译器、语言、前端框架、AI等等领域的开放源代码项目都有非常不俗的表现,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OPEN, OPEN, OPEN 但是就是这个,却让所有人止步了。在开放的地方寻找秘籍,确实难为大家了。有的时候,我能够理解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这件事了。
微软给Google的Chrome提了一条建议,Google接受了
原文链接:Microsoft Suggests A Way To Improve Chrome And Google Listens
适兕点评:
Chromium 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项目,而微软新的文化是同理心,非零和游戏,这个世界谁都有饭吃,浏览器大战之后,硝烟散尽之后,输的一方痛快的接受竞争者的开源项目,我上周提到浏览器可能会酝酿出一个基金会来,我依然是这么认为的,如果双方和社区都要继续发展的话。这个事情,会让拥有二元对立思想的很难堪,不是你死我活的场景,尤其是商界,这似乎超出了人们情感认知的范围。Sounds naïve, right? It did to me too until it happened.
微软收购了做java性能优化的公司jClarity
原文链接:Microsoft acquires jClarity, a Java performance tuning tool
原文链接:Microsoft acquires jClarity to help optimize Java workloads on Azure
原文链接:Microsoft Brews Up Java On Azure Cloud With London-Based jClarity Acquisition
适兕点评:
JDK 的世界正在变得四分五裂,AWS、Alibaba、RedHat 分别就自己的JDK 进行了各自的fork,Oracle坚持走独裁和封闭路线,确实在商业模式上没有找出更好的出路,嗯,Azure收购了一家针对OpenJDK做优化的公司,除了Google,目前来说世界上所有重量级的云计算厂商均开始布这个局了,终究是会最终形成标准,还是像Unix那样被历史抛弃,(但是Unix赚到了很多的钱)。你站在哪个立场?站队?还是独立?
正如Forbes所提及的微软称Open Source是不好的东西,已是过眼烟云、昨日之事!
社交媒体(twitter)让我领悟开放源代码的重要原则
原文链接:What Twitter taught me about open source
适兕点评:
Matt Asay 的肺腑之言,其中第一个即是开源之道所倡导的开放源代码软件的三重境界之第三重——open,这个毋须做过多的解释,看官如果是第一次来的,那么请移步开源之道过去的文章,关于第二条,也深得我心,我前两天还在朋友圈说红帽中国区老板不懂事,在2006年红帽的CTO就谈及了红帽的核心:Red Hat’s business model revolves around making complicated open source infrastructure technology easy for enterprises to consume, not unlike what the public clouds do today. Open source needs both upstream code and downstream ease-of-adoption. Both matter. 他在2019年,还在提1996的调子,也是让人大跌眼镜。最后一条毋庸置疑,在世界赢得人心,只有一条:让他人感觉到你需要人家。
IBM 加入Linux基金会旗下的AI子基金会
原文链接:IBM joins Linux Foundation AI to promote open source trusted AI workflows
适兕点评:
人工智能热,是因为本土的人能够通过开源迅速的建立起看起来高大上的壁垒,经过时间的洗礼,其实除了给出一些人更多的头衔之外,就真的没有剩下什么了。务实的人,就去更多的投入开放源代码软件项目中去,人工智能将对于人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类构造出来的新生事物,要尽可能的去公开,让世人睁开眼睛看清楚了。AI 仍将是开源的领地。
微软聘请 Stormy Peters 担任开源项目办公室总监
原文链接:Microsoft hires open-source veteran Stormy Peters to run its Open Source Programs Office
原文链接:Microsoft hires prominent free and open source software advocate
适兕点评:
Stormy Peters 可谓是开源社区的资深人士了,看看履历:维基百科的profile,Gnome、Mozilla、 Kids on Computers的创始人,在加盟微软之前在红帽担任社区高级经理…… 好吧,这是微软的魄力和眼光,国内对于这样的管理体制还在观望之中,慢慢会多起来的,甚至国内的开源项目管理办公室都是假的,特有的文化和体制问题,将导致这条路必然会很长。
为什么说开源社区对于运营商非常重要?
原文链接:Marek’s Take: Why open source communities are critical to operators
适兕点评:
答案似乎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开源成了事实上的标准! 而过去哪种制定标准的方式被反过来执行了,If you don’t participate in open source your voice doesn’t get heard,” says Chris Rice, senior VP of network cloud and infrastructure at AT&T. “Part of [the reason for] joining the community is so you can understand why a decision is better, and what it means for your business. If you don’t, you may not be as informed as a consumer when you buy from vendors. It’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ir bias.” 那么怎么影响和制定标准了呢?参与到社区中来,没有其它办法。
推广开放源代码软件
原文链接:Promoting Open Source Software
适兕点评:
学术圈确实是对开放源代码软件现象产生了非常之大的好奇心,还有人研究不推广和推广开放源代码软件的差别,在信息轰炸的年头,“酒香也怕巷子深”,GitHub的项目很快就会被淹没。那么在推广上究竟有何方法了呢?其实话说回来,方法论和传统的Marketing行为没什么异同。社交媒体、新闻聚合、邮件列表、线下聚会……也就是到程序员多的地方去寻找。好吧,开发开放源代码项目的时候,记得广而告之就好了。
持续集成基金会召开研讨会
原文链接:Netflix, Google Talk Continuous Delivery at DevOps World
适兕点评:
其实我不是发信息来的,我是借题发挥来着,在DevOps的很多场合下,都提到了文化和共识对于团队的作用,但是有一部分团队无视这个,认为工具、流程可以起作用,其实,我想对这些团队说的一句话就是在电影《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中Thor对star lard的对话:Don’t you think that we should all have a weapon like that?No. You simply lack the strength to wield them. Your bodies would crumble as your minds collapsed into madness. 当一个团队不具备分享、沟通、交流等的基本素质的时候,上任何的工具都是徒劳的,甚至是有害的。
企业软件又热了起来?谁这么认为
原文链接:Enterprise software is hot — who would have thought?
适兕点评:
基于开放源代码项目的商业软件,重新被人们所认识和利用?GitLab、NS1、 CircleCI、 CloudBees、Harness、InfluxData、Epsagon、……甚至是 Weaveworks这样的公司,很多人其实在唱衰这一块的市场,一方是云厂商巨头的挤压,一方是社区运营和开发带来的更为巨大的负担,那么他们究竟有没有人在利用?不仅在中国,在很多地方,人们还是从习惯和文化上能够接受Open Core模式的。毕竟这个符合人们的心理预期。要小心了哦,商家在研究你所有行为。
中国是如何成为开放源代码圈的英雄了呢?
原文链接:How China became a hero in open source
适兕点评:
本篇文章让我有一个感慨,就是不要去做自己不了解的事情,Matt Asay 向来的评论文章还是不错的,比如上面就有一篇关于开放源代码的三条准则,中国人是多,但是VMware的大中华区的Li什么来着,明明在睁着眼说瞎话,中国国内的开源历史和现状,都是非常让人头痛的事情,无法描述。有人将胡适、鲁迅他们比喻为喧闹的骡子,那开放源代码软件在中国就不知道就什么了,扭曲成意向不到的东西,哪里有什么英雄,不过是来回的抄袭罢了。
敏捷的终结
原文链接:The End of Agile
适兕点评:
开放式开发方法,似乎正在渐渐的浮出水面,敏捷确实暴露出它的致命问题,低效的及时做决策,频繁的快速失败,会导致人的信心降低。编程是一项人类行为!还必须受人性方面的制约。但是开放式开发方法能否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进一步的探索,开放式对于开发者的要求要更高些!
教大象如何跳舞(电子书)
原文链接:TEACHING AN ELEPHANT TO DANCE
适兕点评:
IBM 上一次转型成功的CEO郭士纳写过一本书《谁说大象不能跳舞》,讲述成功将IBM转型的故事和历程。红帽这篇技术文章(电子书)是说什么来着?就是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IT难点,RedHat 有JBoss套件,有OpenShift平台,还有旗舰级的Linux服务器操作系统,能够帮助企业理解什么是微服务?什么是DevOps吗?CI/CD 的Pipleline又该如何搭建?会不会产生我刚才提到的上了工具然后思想文化跟不上的局面?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