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主动点好,注意力稀缺的时代,人们很少也很难关注到他人,《开源之迷》需不需要讲并非是作者所能主观臆测的,而是一个表态,一种让读者能够接近的有效路径。不妨发起一个没有绩效考核的项目~知识藏于何处?人类社会为何能够实现跨代的传递,奥秘何在?开源的知识藏于何处?当然是那些身处其中的人了,开源的历史并没有多久,从出现到现在也就20多年,加上史前的年份,也不过40多年,那么将这些零散的知识集中起来的话又在哪里?说万维网可能让人觉得摸不着头脑,但是书籍就会让人心安。开源文化是什么?这可能让很多人无法回答,毕竟开源的出现才23年,一个非常年轻的而又弱小的亚亚文化,那么我们不妨从已经发展了400多年的科学说起,这样理清了脉络,毕竟科学是所有人都非常重视的,接受教育这个就是科学指导下的成果。统计与寻求衡量,是我们探索世界、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微观的star数、fork数固然重要,但是宏观上的开发者数量、企业采用也不可或缺,作为开源世界重要的依据,无奈由于纸质出版的滞后性,2020年的数据,现在看来已经显得过时,只能作为一份历史记录来回顾,希望这份整理对于理解开源的人们有所帮助。由于预算有限,非常遗憾的是每一个章节的参考资料未能随着《开源之迷》一同出版,但是没有参考资料,适兕总是心中难安,因为自己本身是个追根溯源的人,希望所描述的事情是有出处的,这算是开源世界的一种风格,一种倡导的方式,既然纸质版没能实现,「开源之道」来提供在线版。写作是一件连贯而高强度的工作,如何在有限的环境中来进行创作,确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然而作者确实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权衡之余,选择了在距家一公里附近的 KFC,作为《开源之迷》的首要创作之地,当你读书的时候,闻到一股谷爱凌所说的中国的肯德基炸鸡最好吃的时候,不要惊讶,会心一笑即可。享受《开源之迷》,恰如一顿偶尔的工作快餐。开源世界充满了迷人的氛围:人、日常、生活、城市乃至形成的文化,似乎我们身处其中,永远也有讲不完的故事,聊不完的值得喜悦的事情,我们对某些开放的技术赞不绝口,我们对某位执拗的书呆子式的开发者崇拜有加,我们对公平的交易充满了向往,我们对展示人性光辉的地方骄傲不已,如此迷人的世界,怎么能令人不流连忘返?如果有人来破坏它,我们是否会站出来捍卫自己?如果以竞争的思维来思考开源,必然会形成阻碍更大范围内的合作,结果就是不断的树立对手,将自己形成孤岛。新的时代,我们需要新的思维方式,在稳定的政治环境下做一些某个群体无法做到的事情,比如合作开发操作系统、云计算平台、人工智能等等。变化对于所有人都是挑战!Are you?如果我们抱着感恩的心,就会晓得自己的知识不仅来自于古代,也来自于生活的社区,更加来自于互联网,也就是说我们不是一座孤岛,所有的创新发明都得益于他人,那么所谓的自主,完全知识产权的软件是否存在?一直以来都是让人迷惑不已的事,在开源运动之下,这些能够消匿于无形吗?一定不会,因为我们依靠的不是法律,而是面临的是被博弈失败之后的永久性排除。当人们提到开放、对等(peer)、共享、全球化的时候,如果没有对应的可实践的事物,如Linux、Apache、Python、Wikipedia、Kubernetes的话,是无法准确理解这四个词汇的意思的,但是如果有人通过书籍整理并专门讲解的话,就另当别论了。在2020年Jono Bacon 的新著发行后,「开源之书·共读」第一时间就开启了阅读,Apache member 姜宁老师还做了线下的分享,但是碍于语言障碍,实际阅读者寥寥,2021.7月,中文版面世,我们当然要继续发动一次共读,而且还要专门针对本书作一次Meetup。高手在民间,这句话表达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另外还有一句话: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其中体现的就是群体的力量,人对于世界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尤其是对群体、社会、共同体等抽象表述的理解。对于开源来说,英雄常有,但几乎所有人都会认为成果是属于大众的。那么对于基于共同体的生产方式来说,理解群体智慧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人类学家杨美惠在其经典著作《礼物、关系学与国家》中探讨过生活在恐惧文化中的人们是如何生活、思考和交往的,以及对于思想的交流。同样,著名的政治学者弗朗西斯·福山 也对信任的主题做过专著,开源的成功,往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要去做这件事?做了这件事对个体有什么好处?个人该如何思考?软件项目作为计算机专业技术的一个表达,其本身所累积的代码,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理解起来几乎是无比困难的,然而,围绕这个项目所发生的工程师们的故事却是可以引起人们的共鸣的,也就是开源共同体的人文的一面。而这也是开源项目之所以在工程上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本书乃其中之典范也。Jono Bacon 写过两本非常实用的Community建设的书籍:《the art of community》和《people powered》,但是,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具体做法,落地就成了巨大的问题,那么基本上就又回归了非常古老的问题,本土究竟有没有可能打造出有实力的开源共同体,或者说,没有开源共同体能否打造出卓越的开源的项目?那么这本来自RedHat OSPO团队的指南又有多少参考价值?谁会在乎许可证了呢?这确实是一个好问题,一个专注于解决问题的工程师会去关注这些吗?除非是遇到了问题,否则是不会碰到的。但是商业和业务必须去关注,因为这是开源商业化的必备路径。不理解许可证,就无法理解开源项目商业化的合理性。2021 IBM 将赌注押在了混合云解决方案上,其中红帽带来技术和解决方案独占鳌头。红帽这家公司,始终在开源界被津津乐道,人们常说的就是红帽只可能出现一个,这句话人们也常用来形容Linux,Linux的发展模式是不可复制的。那么,如此独一无二的组织是如何建立的?它走过的最初几年做对了什么?给后来的二十几年的发展留下了什么?此书不得不读。人们对于名词的理解非常的关键,观念决定行动,如果对一个词汇的解释和思考没有成为想法和观念,那么对于行动上就是迟缓而无所谓的。开源共同体究竟和你所从事的工作有没有休戚相关的共生关系?这取决于你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和解释,也就是对这个名词的思考。适兕是不是脑子出现障碍了?竟敢给著名人类学家、牛津大学教授推荐书籍。嗯是的,这就是一种开源的精神所在,非常明白这个世界没有全知全能的人,伟大的学者也有无暇顾及的领域,这个世界需要个体的无限平行协作。而不会落入俗套:资格论,看位置。不过我确实想让人类和社会学家来开源共同体中研究一下。开源之书共读小组,或者是开源之书读书俱乐部,围绕开源相关内容精心选择图书,鼓励阅读和分享,并学以致用:针对开源做出最佳响应。常常听到有人抱怨说国内的公司不重视开发者关系,我一般是默默的笑而不答,分析一下形势就明白为什么不重视了,原因很简单,在商业公司之外,开发者根本就没有形成自己的力量,也发不出自己的声音!其中尤其是开源共同体的认知,开发者自身都不承认这点。当一个观念成为当地的一种集体无意识:文化、习俗、日常行为之时,能够让人们意识到这个观念都是异常的困难,不是所有人都是理性的,也不是所有人会整体的反思生活,那么庄子的屠龙术在没有龙的时代该如何应用?所幸我们生活的不是庄子的封闭小农时代,而是全球化的互联网时代,让本土的人相信开源的协作,大多是没有直接的经济回报的情况下,是非常困难的,但不是不可能。开源在中国,不仅要推动,还要劫魅。开源之道图书共读,突发灵感,临时凑热闹,选择了一本2020年的电子图书,希望能够在24小时之内阅读完成,最后以一篇读后感总结为结束标志,非常遗憾我未能在24小时之内完成,尽管连读带写一共花6个小时,但是我还得干其他事,结果就超过了50个小时,这是做事情的正常情况。Android 对于Google是形成了所谓的开源生态了吗?Kernel 对于 RedHat 来说是形成了开源生态了吗?GitHub 托管的开源项目形成了开源生态了吗?我们该如何定义开源生态?又该如何对待开源项目在开源这个大的框架的下定位?正名的功夫为何如此难以前行?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人类自身为了某些目的而做出的一些约定、制度等等,人性是复杂的,那么进化将注定会是复杂的。但毋庸置疑的是,在此过程中所创造的劳动成果,让人类本身获得了解放,或者说更加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