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基金会企业开源指南系列之一——公司如何创建开源项目办公室Sun, Aug 19, 2018 | |开源的崛起,无疑Linux基金会是站在了风口浪尖,引领整个业内的潮流,开源的思想、文化也是当仁不让的领头羊。尤其是几年TODOGroup推出的企业开源指南系列,开源之道一直在默默的按照自己的理解在翻译,虽然官方已经翻译成了中文,但是这个不耽误,开源之道根据自己的理解也翻译了一个版本,学习的同时,也分享给大家。开源从来不是简单的事情!
开源之道一周精选(2018 08 12)Mon, Aug 13, 2018 | |为什么说 GNU/Linux 没有在PC桌面有所建树是一件好事情;GOOGLE面临中国跨越审查的障碍;宜家的开源 Delaktig 沙发的设计改来改去;GitHub在netops世界中丢失了负载平衡的开源代码;CNCF 第二个项目毕业:开源的容器监控系统——prometheus;Google Android 开源项目新的负责人任命:Jeff Bailey;好莱坞也搞起了自己的开源基金会;银行采用开源时需要考虑的几件事;Guy Martin: Autodesk的开源战略;开源如何助长金融科技创新的爆炸性增长
开源之道一周精选(2018 08 05)Sun, Aug 5, 2018 | |来自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区块链、云计算等众多领域22家厂商加入Linux基金会;微软收购GitHub这件事对于开发者社区意味着什么?Serverless 公司 A轮融资1千万美金;《开放革命》书评:数字时代的所有权;Google是如何决定开源他们的技术的;开源教育如何帮助学生获得优势;为什么我离开了世界级的对冲基金;Michelle Noorali: 帮助用户和开发者来消费开源
开源之道一周精选(2018 07 29)Mon, Jul 30, 2018 | |推出开源计划不过是想赢得下一场竞争——量子计算罢了;LibreOffice 入住微软软件商店——收费的哦;为什么说开源对于软件开发越发的重要;开源认证:准备考试篇;开源软件正在创建移动研究的强大模拟器;开源体系结构 的 RISC-V 在撼动芯片设计;OSCON 19岁,开源20岁,Linux27岁;Google 倾其所有,不过就是想大声的说出:为了开发者;Kubernetes 三周岁了,这不过是刚刚开始罢了
开源之道一周精选(2018 07 22)Sun, Jul 22, 2018 | |汽车业需要拥抱开源;Satya Nadella 和微软是如何重新赢回华尔街的;开源是如何成为软件业的默认商业模式的;GPL合作承诺获得对开源许可的更多支持;Rogue Wave 软件公司在OCSON2018上发布开源栈;在开源20周年之际,Tim O'Reilly警告说,基于开源软件构建的平台公司已经迷失了方向;技术巨头们创建了传输数据的开源项目;Fintech sufes的开源采用关键:FINOS;IBM在开源大约20年后对其进行了反思;Apache去年所开发的代码价值 6亿美元
开源之道一周精选(2018 07 15)Sun, Jul 15, 2018 | |为什么人们不喜欢只有一家供应商运营的开源项目;为什么国防部应该先拥抱开源;GitHub vs. Bitbucket vs. GitLab:让开发者纠结的Git;GNOME 基金会正在招聘人才;开源还没有让技术更加的开放;重构后的Xen:重要的开源Hypervisor重新铸造;Python 语言创始人离开决策层;Linux基金会推出LF能源,新的开源联盟;谁将是开源的IoT应用开发的领导者;开源治理加速创新
开源之道一周精选(2018 07 08)Tue, Jul 10, 2018 | |SUSE 再易主,这次价值达25亿美金;开源是开放业务吗?20年的开源:共享代码的独特优势;Apache 许可如何允许开源茁壮成长;红帽的“开源之道”;Azure 的边缘计算平台的5大亮点;开源是如何将不同公司内的开发者们聚在一起的;【业界观察】开源正在赢得未来; VMware 是如何管理开源代码和合规性的
个人做开源商业咨询的清单Tue, Jul 3, 2018 | |在开源之道诠释的蓝图中,几乎所有的路径当中都可以找到相应的生存机会和空间,因为最终解决问题的是整座冰山,而不是所直接看到的。那么有很多围绕开源项目所构筑的商业是蛮成功的,比如现在的公有云巨头们、红帽公司......那么有一些个人也在寻找着、探索着,这里不妨收集一下,他们能坚持到什么时候?
为什么说企业采用开源的阻力来自工程师?Mon, Jul 2, 2018 | |我常常在思考,为什么采用开源会失败?失败的是如此彻底,以至于连一丁点的翻身机会都找不到。利用开源做商业版本的、利用开源做项目的、利用开源做教育的、利用开源做社区的、利用开源做会议的......围绕某个开源项目或技术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是大多以宣告失败而告终。从欧美先进国家的一片创新与革新的面貌不同的是,本土依旧在拾人牙慧为主,并没有发展出相对应的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