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鸿沟:征服创建 OSPO 的难题 (第二届OSPO Summit 演讲分享)

布道是个极为微妙的事情,兼具宣传与教育的双重属性,如果不够深刻,重复性的劳作,更快便让人们失去兴趣,索然无味,但是过于深刻,又远离了受众的认知,这大概就是很少见到布道者能够干超过2年的,即使没有人给负面反馈,自己也会觉得无聊,这个世界上没有简单的事情,除非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Sun Mar 24, 2024 | 2200 Words | 大约需要阅读 5 分钟 | 作者: 「开源之道」·适兕 |

“道”,其实一直以来都不是一个受欢迎的词,「开源之道」走过这几年,确实很少被人关注,但是,不能因为受众小,就不去做,我是非常佩服本届主席们的内容安排的。我可能是今天所有嘉宾中最配合安排的,是真的讲OSPO的大道理的:-)

我们一直都知道,开源的供给与需求是不成比例的,但最新的调查研究《the value of open source software》[1]显示给出了我们准确的数字比例:5%:96%,$4.15 Billion(十亿) :$ 8.8 万亿 ,而今天来到我们第二届 OSPO Summit 现场的OSPOer,差不多也是整个市场的1%都不到,虽然我们乐观的看到有巨大的提升空间,但是不得不说 OSPO 并不是那么容易创建,希望我个人的观察和经历,能够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极具潜力的市场中来,给大家以鼓舞,共勉。

了解自己非常的重要,不仅是指我们个体,也指我们的组织,无论是企业还是教育机构,以企业为例,离不开商业的考量,决策层们更多的是以年度销售额、成本等为考量的,开源作为企业的一部分,不能只是工程师之间的技巧实现的对话,而是要翻译为:“为企业节省了多少成本?”;“为新产品上市加速了多长时间?”;“为企业培育和招募到多少人才?” 等等这样通用的组织术语,OSPO的创建如果无法和他们以这样的方式对话,那么基本上是不会被认知的,而我们要做的还差很多,我可以现场做一个调查:

请今天来到现场的财务、人力资源相关的朋友举个手~ 谢谢!

是的,和我预料的一样:没有!

接下来这条,可能会让现场的朋友有些不舒服,近来,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个词叫“出海做合规”,每每听到这个,我都感觉到一阵深深的羞愧,这句话的另外一个意思是:在本土是不需要做合规的,没有合规,那么人们就会肆无忌惮的违反各类许可,进一步也在违反社会契约,那么开源是断然不会被正视的,离开了合规的约束,开源项目办公室的存在也毫无意义,甚至是一种障碍。

计算机软件是一种工程技术,开发者、工程师所做的工作,都是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的,没有人可以做到完全是从零开始做起的,那么拥抱开源,就要谦虚,要承认自己是建立在开源的基石之上来开发的业务应用,只有做到了这点,组织拥抱开源才能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在布道OSPO的历程中,我见过太多的急于求成者了,总是想着跳跃式发展——跨越OSPO阶梯[2],从最低点一跃而上,成为开源的领导者,所有的尝试者都以失败告终,草草收场,没有例外。我想在这里劝告大家的是,但凡有点政治常识,就明白1998年开源这个词汇被发明时的状态:Linux、apache、Perl、Sendmail、Python…….每个项目和共同体都有自己的特色,他们形成的联盟,进而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开源世界,想在这个已然成熟的世界中脱颖而出,应该像我们现实中做任何事一样,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一步一个台阶的走,容不得半点侥幸。

时间过得真快,我需要加速来完成这次分享了,文化像工具箱,并没有否定马克斯·韦伯的“轨道论”[3],也就是说工具不是轻松的信手拈来,而是需要大量的实地练习才能做到的,我们常常看到的情形是:在组织内谈开源文化,在共同体谈企业文化,这样的悖论式的总是说对方是合理的情形。文化是要做到才能有效的。

最后一个话题,我们做事需要衡量指标,这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不要为了追求指标而做一些浮于表面而欺骗自己的事情,项目的重要性,不是star数决定的,star数仅供参考,真正重要的仍然是解决现实的问题,可惜,我们常常在现实中看到这种一味追求表象的做法,闹了笑话,还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希望这几条看起来简单,其实一点也不难的道理,能够帮助到更多的组织建立开源项目办公室,能够从开源中获益!祝大家好运!

参会的一点记录

两天一夜的大量知识、经验和实战分享,对于个体来讲实在是智力上的考验,也是让自己的记忆力的惋惜,我已经记不起什么了,不过总结下来可以归结为几句话:

加速OSPO的建立,对于开源的发展以及组织的受益是双赢的事情,无论是否有实际的部门,都需要做开源相关的事:参与、亲力亲为、合规、知识财产法、协作、节省成本、创新、共赢……

最让笔者印象深刻的还是非正式会议之:Make Meetup Great Again!

  • 要以受众的收获为主要目标
  • 内容为王是永不过时的做法
  • 有人文关怀的细节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 要有新式的契合当前年轻人的风格
  • 活动的意义对于组织者本身而言至关重要
  • 线下的活动更重要,尽管相比于线上需要更多的资源

对于我而言,让我产生巨大启发的是来自花肉的观点:见面交流本身就是重要的,所谓的干货其实无甚意义。 是的,我们总是抱着听专家/老师讲座的心态参与线下活动,其实,这个世界的道理是有限的,应对的方式是无穷的,所以我们需要彼此的交流和沟通,这本身就是教育和成长!

参考资料

  1. Hoffmann, Manuel, Frank Nagle, and Yanuo Zhou. “The Value of Open Source Software.”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Working Paper, No. 24-038, January 2024.
  2. https://todogroup.org/resources/studies/ ,最后访问:2024.4.4
  3. 《儒教与道教》,(德)马克斯・韦伯,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08

关于作者

「发现开源三部曲」(《开源之迷》,《开源之道》《开源之思》。)、《开源之史》作者,「开源之道:致力于开源相关思想、知识和价值的探究、推动」主创,Linux基金会亚太区开源布道者,TODO Ambassadors & OSPOlogyLive China Organizer, 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OSCAR(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起)个人开源专家,OSPO Group 联合发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