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之道(2016.9.11)
Sun Sep 11, 2016 | 1200 Words | 大约需要阅读 3 分钟 | |
声明:本博客言论,仅代表我自己,不管任何其它!
文章点评
从Google 到联合国,Perth 到 Moodle正在撼动世界
原文链接:From Google to the UN, Perth’s Moodle is making waves
适兕点评:
Moodle,它是一个非常计算机的几个单词的首字母,即“modular, object-orienta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意即“模块化、面向对象的,动态的学习环境”,是一款开源的平台,也是商业模式非常成功的典范,尽管他的初衷并非是商业化:
现在已经有232个国家在使用Moodle了。我相信本土一定有,只是又在走“中国特色”,不理世界秩序,搞自娱自乐式的“独角兽”游戏罢了。
看看发起者的情怀吧,这才是我们应该有的:“The business supports the mission,It’s about education and it’s about openess and supporting humanity —the business is to just drive that.In this life if you aren’t doing something that you really believe in well you’re wasting your time. If you don’t have a really good reason for working, you should probably find another job, so for me that’s what drives us, we’re here to empower teachers to do what they want to teach, to pass on that knowledge and improve humanity.”
为什么说 Kubernetes 正在赢得容器的战争
原文链接:Why Kubernetes is winning the container war
适兕点评:
理由虽然辩驳的不能让我信服,但是却可以误导大部分不明觉厉的年轻人了,因为所举的内容都是大众所趋:github的星星数量、OpenHub的哪些图形显示之类的。甚至动不动就搬出这是Google15年来的工程经验总结。也就是说,并没有技术性的对比,比如针对某些应用场景,Kubernetes有何性能和功能上的优势;又比如在和现有开源的生态系统中,上下游的整合,如分布式存储、SDN等等;乃至对于开发人员的友好性等。
我过去经常被这些东西所误导,也经常在很多人提出来之后无法辩驳,现在学会了慢下来,仔细的思考,然后再比对,最后形成自己的观点和决策。
如何从开源平台中赚钱系列之三:创建一款产品
原文链接:How to Make Money from Open Source Platforms, Part 3: Creating a Product
适兕点评:
这是我一直以来都在思考的问题,关于文中的内容,我就不愿意多说了,请自便。我只想说说本土的情形。
昨天在苏州参加中移(苏研)搞的OpenStack Meetup,和其中的一些活跃人士交流了一些想法:其中之一,就是开源该如何盈利?尤其是面对华为、中兴这样的打法(意指软件几乎免费)。这确实是一个大难题,谁都可以从开源中获益,比如中移本身是使用CentOS的大厂,宁愿去招几个Linux开发者,自己蒙起头来定制,也不会去购买红帽半分服务的。那么以这样的形态来说,如何拿定制的OpenStack向其他客户收费?将开源打造成产品,其中所扩展的部分仅占到开源上游的5%不到,就想收取过去微软、Oracle的许可证费用?这是一个典型的矛盾的想法。
在本土,非常的难以理解,没有任何的明文或规则可以学习,一切都是说不清、道不明。各种纠缠、各种借口。到底是什么在驱动着这个畸形的经济怪物,是超越我的理解的。归结到文化、习俗、制度、乃至人性的被教育,很是让人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