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共同体在本土的可能发展路径:一次开源文化的思想实验

思想无禁区,面对国家重点发展的方法论,写进了十四五规划的开源,在本土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那么从不同的思考和不同的路径出发,尝试解决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我们不妨做做思想上的实验,看看有没有突破的可能性,以及给更多人带来一些新的思路。

Thu Aug 19, 2021 | 4300 Words | 大约需要阅读 9 分钟 | 作者: 开源之道 |

所谓的组织,就是两人或两人以上,用人类意识加以协调而成的活动或力量系统。

———— 切斯特 I 巴纳德 《经理人员的职能》

引言

当我们仔细思考开源的本质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当人类要集体生产某个事物的时候,他们会如何组织?如何协调资源?如何获得关注?在资本主义的思路下,这似乎都不是一个问题,有了资本,就可以找到人,有了人,使用现代管理方法即可,然后领导统一目标,大家齐心协力实现目标。但是,这个世界的所有生产方式未必都是由金钱资本驱动的。

例如在国家动员的情况下,我们同样可以找到人,任命领导者,制定目标和策略,然后形成问责制,也是使用现代管理方法,将目标实现了,但是,历史表明,国家也不是万能的,不是任何事都可以采用这种办法来完成的。

开源项目,即是其中的一种,尽管金钱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只是其中的一种,其它因素,如共同体的构建、所有权的分配、中立机构的诞生和发展、核心领袖的魅力、信任机制的完善、社会资本的积累和获得的馈赠等等,像世界上所有事情一样,是众多力量和因素合力的结果。

本文就试图从共同体构建这样的一个单一的视角来探索一下,从国家视角出发,开源项目共同体的构建在中国特色背景之下,从文化、历史等方面进行考察,来尝试作为本土属性的人们,如何在开源的世界里立足。

从项目视角到地缘视角

中国是从世界的文化中心——中央王国——转变成世界上众多平等的民族国家之一,这种意识上的转换不只是简单地因为多次战争失败所导致,至少重新界定商品也同样重要。…….这些与众多进口商品相关联的名称也是较早的那个自我想象瓦解的表现之一。

​ ———— 葛凯 (Karl Gerth),《制造中国》[1]

当我们去切入一个开源项目或共同体的时候,如开源世界里著名的:Debian、Linux、Kubernetes、Apache Hadoop、Mozilla firefox等等,我们是从这个具体的项目出发进而去挖掘它的内在属性:

  • 所解决的问题
  • 共同体文化(决策、行为准则)
  • 软件工程
  • 捐赠渠道
  • 法律维护
  • 基础设施托管
  • 参与的个人属性(所属公司、国家)
  • 中立的基金会

等等,尤其是工程技术人员,一般就会聚焦到项目具体的内部:使用什么语言编写?用于解决何类问题?架构是如何设计的?API是如何交互的?…….

作为一个为了共同目标而参与生产的群体:开发者及其周边的人员,来自于世界的各个角落,只要是现代的社会人,都会有各式各样的属性:

  • 所属民族国家
  • 来自哪个企业/公司/组织/机构
  • 性别
  • 专业背景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每一个中国人都被这种烙印刻在了心上,这几乎是每个中国人第一时间要凸显的特征。新时代的中国人民牢牢地团结在共产党的周围,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努力。即使是在开源项目的共同体里,也要特别的强调这一点,于是,我们就有了这样一个重要的地缘视角的存在。

如果以中国这个地缘视角来看待开源的话,则是和项目完全不同的视角,地缘会更加关注最后所呈现的:

  • 中国发起了多少开源项目?
  • 中国参与了多少开源项目?
  • 中国在这些项目中的贡献如何?
  • 中国为开源项目付费多寡?
  • 中国为开源项目由多少捐赠?
  • 来自中国的企业和公司由多少项目?

以这样的视角切入,尽管有点远离问题本身,但是仍然有助于我们思考。就目前而言,作为中国人这个群体在目前开源世界的主流开源项目中占据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了呢?数据告诉我们,至少不是有影响力的领导者,只有在极少数的项目中能有一点声音,大部分的时候是看不到任何中国人的身影的,尤其是在项目捐赠方面,举例而言,这个世界上最流行的、也是最伟大的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Git[2],对这个项目的捐赠,就完全没有来自中国的企业和个人。

作为一个仍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其实开源在社会技术方面的挑战,要远远的大于其物理技术[3]。

本土构建职业共同体的文化困境

本土并不是一个构建基于兴趣的小组或职业共同体的文化基础,这一点我们不得不提及近现代以来的文化巨匠们的论证,当然,现实也确实是这样,正如笔者多年观察所得:因为缺乏开源项目的软件生产方式的核心组织:共同体(community),故难以形成规模化的协作方式,这进一步导致上一节所提及的国家视角下的失落。

著名儒学大师梁漱溟先生1949年出版了《中国文化要义》一书。他指出:西方从中世纪到当代一直在两个极端之间来回摇摆——集体和个人,我们可以在“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集权主义”的斗争中发现这一点。在西方,个体和社会总是对立的。梁漱溟认为英、美社会是“个人本位”社会,而苏联是“社会本位”的例子。而中国两者都不是,它是个“关系本位”的社会。[4]

吾人亲切相关之情,发乎天伦骨肉,以至于一切相与之人,随其相与之深浅久暂,而莫不自然有其情分。因情而有义……伦理关系,即是情谊关系,亦即是其相互间的一种义务关系。伦理之“理”,盖即于此情与义上见之。

也就是说,关系才是大家更加关心的。

1949年,中国人文学者费孝通将当代西方社会结构定义为“团体格局”,而把中国定义为“差序格局”。在西方,个体间的关系是基于对于一个共用的共同体的普遍联系,比如公民们与“国家”的联系方式。在中国传统系统中,人们参与整个社会的关系是第二位元的,很少有伦理规范人们与集体的关系。与依赖中心和包容的集合共同体不同,关系在不同的情况下从多中心或多个人向所需的范围扩展。中国文化中,家庭和家族形成一个可扩展关系的基础,它们提供了别的社会联系的一个比喻。

作为后辈的许烺光更是下了一个结论[5]:

中国人不会形成以兴趣为团体的集合。

山穷水尽疑无路

让我们回到开源世界本身,从本土视角出发,有两个重要对比项:

  • 参与目前已有的开源共同体的本土国民
  • 本土国民发起和构建的开源共同体

从历史的维度来探究开源[6]在本土的发展,我们恐怕并不能很乐观的预测未来。因为我们并没有在开源这个原则的帮助下,做到和世界同步,相反,仅仅只是利用了开源的成果,而并没有参与进生产过程,这也就意味着至少几代人并没有认知和掌握开源所蕴涵的知识和内在机理。

开放、对等、共享和全球化,被认为是大规模协作生产的新的方式,其中对等的存在和呈现,需要我们本文所要讲述的共同体的构建方能实现,而所有这些都需要在实现了全球化的互联网和万维网中实现。但是,这个也进一步的被社交媒体和新型的快速抢夺人类脆弱的注意力的方式被群雄割据了起来,以FaceBook、腾讯为首的割地现象实在是过于明显。

此时此刻的世界,已经不是上个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成长和开源项目/共同体的成长几乎是同步进行的,www 成就了Apache ,也成就linux、mysql、perl/python/php,以及Firefox等项目和共同体。

换句话说,在过去开源所成长的环境中,共同体的构建条件,本土是不具备的。这不由的让我们陷入了沉思:难道真的就没有路了吗?

由国家构建共同体的可能性

新经济始于技术,终于信任。

———— 凯文·凯利 KK

在一项2018年全球信任度调查报告中,中国国民对公共机构的信任度总体上升7个百分点,达到74%的历史高点,同时,据艾德曼国际公关公司发布的《信任度调查报告》中显示,中国国民对政府和媒体的信任度最高,对非政府组织的信任度最低。[7]

在过去的40年,是中国经济腾飞的40年,以奇迹般的速度,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是来自国家的力量,也是强大的制度信任。尽管那么多的学者,认为中国人难以形成以志趣和事业为中心的团体,但是,我们可以紧密团结在共产党为中心的社会团体,迸发出如此巨大的力量,就是最好的明证。

近几年也陆续的有学者指出这点,比如学者陈纯菁就指出:

中国社会虽然少有独立的民间社团,但却有高度的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这一结果与政治学家的理论相悖,他们的理论强调信任和民主的关系。唐文方深入探究了这一意外发现,认为这是因为中国人的制度信任扎根于人际信任,而人际信任的产生是社会互动的结果。换句话说,社会互动和人际关系是中国社会信任的来源。[8]

话说回来,民族性是现代世界形成的关键力量,人类很多的协作和成绩都是基于这个前提来完成,这已经是人类发展的基石和共识。但是在具体的技术中,确实没有必要过分强调这个,应该将之视为一个背景条件,基于此而进行协作。在开源的共同体,成员应该根据项目或者是所遇到的问题,在具体的工程中,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以实现最终的远景而努力并协作。

从如此的角度而言,有了民族的信心,按照职业而形成相应的共同体,有党的领导和制度信任,实现开源共同体或融入开源共同体,是有极大的成功率的。并非许多人所妄下的结论:“中国根本发展不出开源项目来,没有相应的文化环境。” 是不成立的,这是种错误的结论。当然,开源这件事不会自动发生的,它需要很多人的努力推动,方才会真的发生,如果只是在脑中推演,永远也不会发生。

有哪些关键的问题需要解决?

仅仅有了信任,也就是刚刚做到了一个基础工作,也就是说才真正有了开始的可能性。那么接下来,仍然有很多关键的问题需要解决。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 发掘和培养真正热爱技术的人才,即所谓的能够在具体的编程匠艺中找到人生乐趣的工程师。
  • 通过制度的建设,来减少基于兴趣难以形成共同体的弊端
  • 对等的开发文化,要极力避免科层制的安排
  • 积极鼓励年轻人,参与到现有的顶级项目中,也要倡导upstream first原则
  • 培养共同体相关的职业人员,如布道师、架构师、经理等
  • 倡导异步沟通方式,尤其是邮件
  • 传播开源的知识和思想,让更多人了解这种对等的生产方式

以上这些便是读者的一个大胆的思考,如果你也对本土文化如何做好开源感兴趣,欢迎在9.17号来OSCAR 可信开源大会2021 上,参与我们的讨论,并发表你对这件事的看法。也可找到本文的作者进行一番辩论。

参考资料

  1. 《制造中国:消费文化与民族国家的创建》,葛凯 (Karl Gerth),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10-1
  2. https://git-scm.com/sfc ,最后访问时间:2021.8.19
  3. 拥抱开源真正的要义:那些计算机技术之外的技术, 最后访问时间:2021.8.19
  4. 《礼物、关系学与国家:中国人际关系与主体性建构》,杨美惠,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6
  5. 《美国人与中国人》,[美] 许烺光,后浪丨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7-11
  6. 历史的维度——开源、拿来主义与自主可控的历史对比,最后访问时间:2021.8.24
  7. 《协同:数字化时代组织效率的本质》,陈春花 / 朱丽,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9-25
  8. 《生老病死的生意:文化与中国人寿保险市场的形成》,陈纯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