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哲学在开放城市中的良好应用 ———— 2020 世界阅读日读后感

开源之道图书共读,突发灵感,临时凑热闹,选择了一本2020年的电子图书,希望能够在24小时之内阅读完成,最后以一篇读后感总结为结束标志,非常遗憾我未能在24小时之内完成,尽管连读带写一共花6个小时,但是我还得干其他事,结果就超过了50个小时,这是做事情的正常情况。

Sat Apr 25, 2020 | 2500 Words | 大约需要阅读 5 分钟 | 作者: 开源之道 |

引言

笔者在读到《重塑发现:网络化科学的新时代》一书时,被一句话震撼到了,那就是我经常引用的:

维基百科不是一部百科全书。它是一座虚拟城市,这座城市对世界的主要贡献就是上面的百科文章,不过这座城市本身也有自己的内部生活。这所有的页面——交流页面、……、共同体页面和文章页面——都反映了维基百科内部的关键任务,并帮助运行一部百科全书这样庞大的工作拆分成了许多更小的任务。而且,正如一座运转良好的真实城市一样,这种分工并不是某个中央委员会能够提前决定的,它是根据维基百科”居民“——维基百科的编辑者们——的需要和欲望而有组织地涌现出来的。

​ ———— [美]迈克尔·尼尔森(Michael Nielsen)

进而想到,构建一个专业的共同体,不就是在打造一个适宜人居住的”城市“吗?在这方面的想象力呈现的绝佳代表之作,就是动画电影《无敌破坏王2:大闹互联网》。

于是,开源共同体的轮廓就慢慢的在我的脑海中开始呈现了,这里有分工、有协作、有沟通、有议事、有决策、有财务、有用户、有坏蛋、有目标、有原则,这是一个简化了的社会,一个由专业的、特定的个人组成的群体,他们经常聚会到互联网世界的”城市”,这个城市的“建筑”有:GitHub、Slack、Mail-list、YouTube、Twitter、StackOverflow……

那么它的原则是?这正是本文所要描述的这本:《The foundation for an open source city》,开源的哲学思想在城市的应用。

作者介绍

我们可以适当使用较为正式的格式来介绍下作者,作者的名字叫做Jason Hibbets,在开源圈内很少有人不知道他的,他最为让人熟知(笔者臆断)的应该是在opensource.com做 Community Manger,非常活跃的开源倡导者。

Jason 于 2003年加入红帽,到现在仍然在红帽工作,在Corporate Marketin部做项目经理,也非常的能写,经常撰稿。他毕业于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住在北卡罗莱纳的 Raleigh,在那里他已经将开源原则应用于 Raleigh 的共同体组织好几年了,强调了透明度、协作和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性。在他的业余时间,他喜欢冲浪、园艺、看足球、为本地政府做事、在southwestraleigh.com 上写博客、将他的边境牧羊犬训练成叼盘侠。他会在每年的飓风季节前往北卡罗莱纳州海滩—— 乘风破浪。

和所有开源人一样,联系方式不介意公开:

图书内容梗概

本书内容浅显易懂,其中涵盖了不少作者原来发表在opensource.com上的文章,然后类似于串珍珠的方式将之串起来,颇有娓娓道来叙述故事的感觉。

全书分为7章,下面笔者就其内容分别做些介绍:

介绍

作者交待了本书的思想源头,以及目的,言简意赅的说明了本书:笔者自身的经历——软件、共同体、政府,利用开源的思想原则获得了什么!尤其是开放城市 —— Raleigh 的经历,并分享给大家。

第一章:定义

本章内容清晰明了:什么是开源?什么是开放数据?什么是开放政府?诠释开源时使用的比喻和说明非常的到位,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不过这章除了诠释这些概念之外还有贯穿全书的一个开源原则:

For me, open source is more that just software development. It’s a philosophy, a culture, and a framework for how to work collaboratively. The elements that have helped to define a successful development model –transparency, collaboration, rapid prototyping, meritocracy, and participation–are being applied to our everyday lives. Throughout the book, I’ll refer to this concept as “the open source way.”

也就是翻译为汉语的—— 开源之道!

另外,作者也简单交代了一番自己的求学、生活、本地公共事务处理的一些背景。如修路、监控、公共事务专家等。

  1. Fostering a culture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2. Having an effective open government policy

  3. Having an effective open data initiative

  4. Promoting open source user groups and conferences

  5. Being a hub for innovation and open source businesses

第二章:参与和文化诠释

Raleigh 这座城市的活动:CityCamp 会议和 参与的文化。

Raleigh 渴望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开放的城市。有点像杭州的2050,以未来和年轻为主题的城市大型公益活动。

在参与的文化体现上尤其值得我们学习:步行丈量城市等

第三章:开放政府和开放数据

Raleigh 是如何做的

第四章:支持用户组、大小型活动

作者认为一座城市是否表现为开放,就看它对各种社团以及活动的支持程度,以 Raleigh 为例,作者认为这座城市做到了。

第五章:通过开源做创新的加速hub

Raleigh 不能光是停留在说说,而且要落实到具体的项目上。如创造就业岗位、参与创新等,要提升经济,才是王道。

第六章:开源城市的原则

以 Code for Americ为例,然后再回到 Raleigh 的 CityCamp ,进而论述开源城市所体现的思想原则。

第七章:开源城市的未来

作者给出了几个已经颇有雏形的案例:

  • Raleigh:作为全球的开源城市
  • CityShape:通过开放数据构建保健社区
  • 城市农场
  • 新的 RFP

开源之道评论

本书是典型的试图将开源软件的哲学思想移植到其它领域的做法,作者以一座城市为例,将自己个人的经历、时间和参与,希望早就一座开放式的城市来,体现乌托邦式的:

  • 透明
  • 协作
  • 快速原型
  • meritocracy
  • 参与

的哲学思想。

尽管,作者为本书的命名还是本着谦虚的态度的:基础,然而这是不现实的,现代的大都市,人口集中而繁多,事物纷杂,人群在文化上也呈现出多样性:教育程度、宗教、政治倾向、性取向、个人诉求……开源犹如其在软件行业的位置一样,只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部分。城市的事物,在开源上:政府、数据、程序、流程也只能择其善者而从之。

在互联网上,打造出Wikipedia这座精良的知识之城,以开源的哲学思想成就了知识的民主化,但是人类的生活不止是汲取知识,还有很多活动:运动、性交、娱乐、购物、交谈、艺术、园艺、休闲、盗窃、医疗……

开源的哲学思想,在很多活动中都能体现出人类高级文明的作为来,但抵抗熵增的高级,从来不是所有人都能抵达的,正如福山所讲的理想境界:所有人都抵达丹麦! 也只是想想的乌托邦而已。开源的哲学思想必然要和其它所有的思想并存和战斗!而且需要一代人又一代人的学习、实践,继承现有的成就并继续发扬光大。

衍生阅读

  1. 开源之道指导手册 :http://www.theopensourceway.org/book/index.html